第一,我想讲一讲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注意我讲的是根本特点。中国文化,文化是上层建筑,而且是上层建筑的高层领域,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那么谁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呢?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客体,而创造这个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
1.中国文化的连续性
所以我讲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根本特点,一个特点,是就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客体来说,其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中国的文化在历史上、在时间的延续性上,始终没有中断过。
我们晓得,世界上四个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之外,其他的文明古国,他们的文化都中断过,比如说印度的文化,印度最古老的文化是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后来雅利安人进去了,成了婆罗门文化;以后随着反婆罗门文化的佛教的兴起,又成了佛教文化;后来印度教兴起,又变为印度教文化。所以说,印度的古文化它是间断的。
巴比伦古国的文化,随着新旧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古巴比伦文化它也中断了,成了亚述和波斯文化。
埃及的古老文化,随着亚述人进去,变成了亚述人的文化;罗马人进去了,变成罗马人的文化;最后变成现在的伊斯兰(阿拉伯)文化。
所以,四个最古老的文明古国,那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都中断了,但是中国的文化,从尧舜禹汤文武……直到现在,五千年一贯制,中国的文化没有间断过,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点,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一个民族他的文化始终没有间断过,这是一个根本特点。这就是从纵向上来讲,从文化的客体上来讲。
2.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我们再从创造这个文化的主体来讲,从横向来说,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就是中华民族,这个中华民族他的凝聚力是很强的。我们从最古的夏族、商族、周族,以后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的中肀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秦始皇的时候大一统,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大同化、大融合的时期,以后到了隋、唐又是大一统,又是一个中华各个民族大同化、大融合的时期。大概在隋唐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格局就定下来了,以致于现在形成了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尽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小的分裂,或者小的割据,但是无妨大局,只要是参加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融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圈里头,他就很难再分裂出去。这是就中国文化的主体来讲。
就客体来说,刚才讲了中国社会五千年不断,历史上延绵不断,正因为它延绵不断,所以中国的文化它就古而不旧,老而常新。创造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有很强的凝聚力,他越凝越聚,越聚越凝。我想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两个根本特点,就是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的连续性。
这两个特点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它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所以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里头,就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各个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爱国还是一样的。当然我们今天讲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讲社会主义,就一定要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讲到爱国主义的传统,佛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头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连续和民族的凝聚起了极大的亲和作用。我这是讲的一个问题,中国文化的两个根本特点——文化的延续性和民族的凝聚力。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gx/wh/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