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想讲讲文化的结构和层次,这也是个大题目,我今天不展开讲了。文化的结构和层次,如果按华严宗的“十玄门”来讲,那就是很有兴味的事情。
佛教有个宗派叫华严宗,他讲“十玄门”。十玄门里有个主玄门是“一多相融无碍门”。“一”跟“多”能够相融,没有妨碍。过去武则天曾经找到华严宗的一个祖师,要他讲华严宗的教义,讲十玄门。这个华严宗祖师就跟她讲了十玄门,武则天听了,感到不好理解,说你能不能够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使我理解。后来这个大师就打个比方,用“因陀罗网”来比喻。“因陀罗”是梵语,“网”是中国的词,所以这是梵汉语双具的一个名词。“因陀罗”就是帝释天,道教把他叫玉皇大帝。就是这个帝释天的天宫有个网,这个网每个环相接的地方都有个宝珠,这一个珠在其他每一个珠里头都映现出来,其他珠又在这一个珠里显现出来……这样子重重相映啊,一层一层的,你照射到我,我也照射到你,重重无尽,就是这个意思。因陀罗,层层无穷。我们这个文化的结构就是一层一层,重重无尽的。
每种文化都有它的内区、中区、外区,也就是有它的核层、中层和表层,两种文化相交,开始相交的时候,都在表层相交,然后才能够进入中层,再呢,逐渐地进人里层。在表层相交的时候,多半是比较浅的,虽然相交了,但还是各是各的;到了中层相交的时候了,就是互相摄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了核心层相交的时候,它就必然由表人里了嘛,就会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或者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就变得融为一体了。
这个在历史上,我们研究一下世界各国两种不同文化相交的时候,都会看到这种情况。
我不展开来说,我先说这一段,因为佛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有这个问题。佛教是印度的,传到中国来,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相交、相摄,最后怎么变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我们讲的佛教文化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已经不是印度那个时候的佛教文化了。那么它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相交相融以致于变成了中国自己的文化。探讨这个过程,我想不论对我们认识佛教文化也好,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好,都是有益的。这是我简单地讲一讲,文化的结构与层次问题。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gx/wh/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