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分期
我再讲讲中国文化的分期。当然分期有很多种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我是这样来分期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分三期:
第一个时期,可以从上古到秦始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期。这一个时期是中国以儒家为本位的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时期,就是从务舜禹汤文武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一直到秦始皇大一统,这个是中华民族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期,是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并没有像以后那样和外来的文化相交遇,虽然我们在固有文化的形成上也是各个兄弟民族之间文化互相交融、交流,但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主体内部的交流,不是像以后那样和外来文化相交流,所以这是一个时期。
第二个时期,可以说从汉朝以后一直到清朝、到民国,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个大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跟外来文化相交融而发展的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所创造的固有文化在秦以后跟其他外来文化相交、相遇,进而融合、发展。当然秦以后,在中国内部来说,文化很多,有齐鲁的文化、荆楚的文化、吴越的文化、巴蜀的文化、辽金的文化、满蒙的文化等等,这个我就不说了,我说的主要意思是中国的固有文化与外来的文化,比如佛教文化,从汉以后一直到清末,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交融而发展的这个时期,这是第二个时期。
第三个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跟西方文化交流的时期。因为文化的交融它都是相互交叉的,所以它的上限和下限不是那么绝对的,这个时期应该从明朝的中叶开始,一直到现在。这期间又包含两个阶段:鸦片战争以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跟西方的传统文化打交道的一个阶段;鸦片战争以后是中国传统文化跟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打交道的时期。
我想中国文化的分期大体上这祥分。主要是为了说明佛教传到中国的情况和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这是我讲的第四点。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gx/wh/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