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乾卦:亢龙有悔,不居首不贪功
《易经乾卦》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意思是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亢龙有悔,物极必反。当一个人功劳甚伟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清楚得与失的关系,把握好进与退的分寸。你有可能会得到荣华富贵,有可能会获得鲜花掌声,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可能是大祸临头。因此,居功自傲之人往往不得善终,结局可悲。
为人谦逊,有功不居,是立身处世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自敛锋芒,有功不居的确是非常高深的修养。一个人取得一些成绩,不免会满心欢喜。但是,这种心情最好还是藏在心底,不要喜形于色,过于张扬,否则容易遭致他人的嫉妒,无意之中造成了人际矛盾。
东汉开国大将军冯异,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他治军有方,爱护士卒,深得下属爱戴,因此,士卒都愿意跟随他作战。
每次打了胜仗之后,刘秀都要为将军们论功行赏。这时,各位将军都为争功得赏,大呼小叫,甚至拔剑击树,吵得不可开交。冯异却从不上前争功,每次都独自静坐在大树之下,任凭光武帝评定。久而久之,大家就给他取了个雅号,叫“大树将军”。
刘秀称帝后,各地虽然战乱不己,但大局己定,刘秀决定采用以安抚百姓为主的策略。于是,他命令冯异率兵从洛阳西进,以平定关中三辅地区。冯异率领大军,一路上安抚百姓,宣扬刘秀的威德,所到之处,纷纷归顺,没有几个月,就平定了关中三辅地区,为东汉又一次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拜为征西大将军。接着,冯异又连续平定数地,威名远扬。这时,有人在刘秀面前挑拨离间说:
“冯异领兵在外,名声很大。他到处收买人心,打击异己。咸阳地区的老百姓,都称呼他为‘咸阳王’。皇上,你可要有所防范啊!
刘秀听后,让人把这些话传给冯异。冯异知道后,非常紧张,马上向刘秀上书自白,请刘秀不要听信谗言。
汉光武帝不愧为一代明君,收到冯异的信后,立刻回信说:“将军你对于国家和朕,从道义上讲是君臣,从恩情上讲如同父子,你根本不用介意奸人的谗言。”
为了表示诚意,刘秀把冯异的妻子儿女都送到咸阳,还给予他更多的封赏和权力。冯异一直到去世,都尽心竭力效忠大汉,从未居功自傲。
古人最忌讳“功局盖主”。冯异战功赫赫,手握兵权,若非刘秀是一代贤君,恐怕早晚都要大祸临头。当然,冯异性格谦虚谨慎,从不以功自居,也是终保荣华平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臣子,切忌以功自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然而,很多人在成功以后,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似乎老子天下第一,无人能比。甚至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以至于和团队其他人的关系搞得非常僵,这是非常危险的。
李善长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最重要的肱股大臣之一,为朱元璋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旷世奇功。他从朱元璋起兵反元开始就一直跟随着朱元璋,不论是朱元璋战巢湖、拔采石、得太平,还是败陈友谅、灭张士诚、俘方国珍,都有李善长的功劳。每次朱元璋亲自出征,都让李善长留守后方,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就是朱元璋称帝以后,制定大明律的重大任务,也是李善长和刘基合作完成的。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是文臣中地位最高、身份最显赫的。
然而,李善长心胸狭窄,居功自傲,嫉贤妒能。他看到刘基深受朱元璋敬重,便想方设法排挤刘基,刘基虽然不和他计较,但他这样做却让朱元璋十分反感。如果此时的李善长能够安分守己一些,也许能改善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印象。然而李善长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更加骄纵起来。
胡惟庸纠合党羽谋反,劝李善长帮他推翻朱元璋,答应事成之后封他做淮南王。李善长被强烈的贪欲迷住了心窍,居然答应与胡惟庸合作。后来事败,胡惟庸被诛,朱元璋本来就对李善长十分不满,便以大逆罪将李善长满门抄斩,赐李善长自尽。
居功自傲的李善长,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不惜铤而走险,使得本己对他不满的朱元璋对其痛下杀手,终于自取杀身灭门之祸,令人叹息。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64gua01/zh/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