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同人》“同人于野,亨。力涉大川,利君子贞。”意思是,当众人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同心同德合其利,是利己利民的吉利之举,哪怕遇到天灾人祸等不吉祥的事情,也能化险为夷。
南美洲的草原总是极容易自行燃烧起来。这时,遭殃最大的无疑是那些行动迟缓的小昆虫们,蚂蚁就是其中的一类。
每当大火熊熊燃起,无数蚂蚁就被逼得无路可走。节节后退之余,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蚂蚁们终究再无后路可退。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蚂蚁们纷纷聚拢成团,迅速聚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大球;大球滚动着逼向熊熊烈火,很快就变成了火球,整个火球外围的蚂蚁们随即迅速化为灰烬,但更多的蚂蚁却因此得以幸存。
对于蚂蚁来说,集体的力量可以让更多的蚂蚁生存。人也是如此,一个人再有能力,单枪匹马没有别人的帮助,也成不了大亊。相反,一个人如果能集合众人之智,便可能成就伟业。
这就是为什么西楚霸王项羽可以凭猛力横扫千军,但是,最终仍旧被貌似“无能”的刘邦打败。不是因为他不够强,而是因为刘邦更善于集合部下的才智。在军事上,有决胜千里的韩信;在政治上,有足智多谋的张良和箫何辅佐。相对于这么一个集体来说,项羽就显得弱势很多,不过一个武夫而已。
人是群居动物,特立独行只能自取灭亡。的确,在个性张扬的时代,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性格,但是,不要让你的个性成为事业的绊脚石。
《易经•同人》曰同人于门,无咎。出门同人,又谁咎也。”意思是,一个大家庭亲戚和睦,没有不好。而出门在外,与别人像家人一样和睦相处,会很容易因为别人的帮助取得成功。
齐国孟尝君很爱结交,不管才能髙低,一律优待,以致食客达几千人。后来,孟尝君带着食客出使秦闻,被秦昭王闪禁。孟尝君一行人只好想办法逃离秦国。而在生死关键时刻,鸡鸣狗盗不起眼的小人物,发挥了大作用。一声鸡叫函谷关关门大开,大家逃出秦国。
没有孟尝君的礼贤下士,广结人脉,就没有鸡鸣狗盗之徙的帮忙。所以,出门在外,结交他人,通过整个团队,来取得胜利,才是王道。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从古到今,任何英雄都是通过建功立业完成的。即使关羽可以过五关斩六将,实现个人成功,但是他的背后是人们对桃园三结义的认可。没有了这点,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也就成为了不识时务。
所以,在集体中求个性,才能个性十足,在集体中求事业,才能事业成功。那么,我们要如何与人团结共处呢?
不要局限自身的观念
《易经•同人》曰:“六二:同人于宗,吝。”意思是,团结只局限于宗族内部,实在遗憾。在这里,宗族不仅仅指血亲,更是指宗族所代表的观念和想法。
孔子在求学各同的时候,曾遇到了一位耕田的隐士。孔子走过去向其请教,但是,对方却讥笑孔子是个傻瓜。孔子说道人不能和禽兽生活在一起,如果不与人在一起,乂能和谁在一起?”
几千年后,当初的隐者已经不为人知,而孔子的儒学被传颂了几千年,孔子也成为了圣人,成败一见分晓。
一个人不懂得与人接触,就不会成长。带着自己的观念去拒绝别人的想法,就只能局限在自己的小视野里。孔子虽为儒家的代表,但是却不断地虚心求教。不管是这个山野老人,还是道家的老子,孔子都能诚心请教,也正是如此,成就了后来的孔子。
个人成功如此,领导团队更是如此。把眼光仅仅放在自己本身的小团队,不懂得去看更多人的想法,那么,只能成为失败的领导者。
如果异议太大,可以暂时搁置
《易经•同人》曰:“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戎,指军队;莽,指草丛。意思是,把军队埋在草丛里,登髙观察,三年也不发动战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这个想法遭到了太多人的异议,即使去做,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此时,可以先隐藏自己的观点,适时去观察情况,等到有利的时机再进行。
北魏孝文帝准备从平城迁都洛阳,他知道,自己的意见一提出来,必然遭到诸多臣子的反对。于是,思索很长时间,他终于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某天上朝时,他提出大规模进攻齐国。臣下对此也很是反对,尤其是他的弟弟拓跋澄。下朝之后,孝文帝将自己的意见告诉拓跋澄,听到不打仗,而是迁都,拓跋澄很是赞成。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亲率三十多万大军南下,表面准备进攻齐国,但是,兵到洛阳,秋雨连连,下了一个多月。大军走起来很是困难。但孝文帝仍坚持进军。这时,诸多大臣就大雨之事,接连反对。
孝文帝道,现在大军出征不战而停,到时候传到其他国家,必然有损魏国声威。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接着出兵;第二,迁都洛阳。大臣无奈,相对出兵,迁都看上去要好很多,于是纷纷选了后者。
对待对手,攻心为上
《易经•同人》曰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意思是,登上敌方的城墙,不占领全城,吉祥。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上,攻心为下。想要真正地消灭一个敌人,那么就把他变成我们的朋友。.当我们知道对手已经被我们击败,但我们不—定非要将对方毁灭,相反,绐对方留个余地生存,等到我们遇到闲境的时候,对方也会伸出援手。
记住,真正的领袖不是没有敌人,只是他们更善于将敌人转化为朋友,转化为跟随者,在集团中共同进步。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64gua13/zh/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