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归妹卦,兑下震上——修德去伪循礼而行
[卦辞阐幽]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悦)以动,所以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下卦“兑”是少女,上卦“震”是长男,卦象为少女嫁给长男,是说正夫人的妹妹以介妇的名义从姐姐嫁去为妾,又古时女人出嫁为“归去”,所以卦名“归妹”。下卦“兑”是悦,上卦“震”是动,因此这类婚嫁包含着凶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天地之间的第一正事,但是不可违逆常理,凡事做得过分出格。作为现代人应该摒弃旧的婚姻理念,修身养性,洁身自好。通过违理现象看未来的结果,做到尽可能避害趋利,防患于未然。
[爻辞解意]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娣”,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妹妹可以跟随姐姐同嫁一个男人,就是妾。称“娣”。
“初九”在归妹卦的最下方,刚爻得正,象征德行端正贤良的女子。但地位低,在上又没有正当的相应,“初九”不能独自出嫁,只能随姐姐出嫁做妾,不能做正室。就像是脚有毛病,行走不便,活动范围有限。尽管如此,“初九”毕竟有妇人的良好品德,仍然能够协助姐姐共同侍奉丈夫,以尽妇道,所以吉祥。
这一爻,是说虽然位卑,但能够坚守纯正,并不影响贤良端正的美德。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九二”阳刚,处于下卦中位,象征有中正的德性;但阳爻阴位不正,好比不能得良配,居正室,就像瞎了眼睛,尽管如此,“九二”内心里洁身自爱,虽然不利于出嫁,于闺门之内,仍然能够操守贞静。“象传”说:“未变常也”,就是说,“九二”能够保守中正的常德。
这一爻是说,眼有残疾,心地端正,居家静守,不失常德。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须”:即待。“六三”,阴爻阳位不正,无才无德,十分轻佻。“六三”本来己经订婚,但婚期未到,就急着要嫁到夫家去,男方推迟了婚期,她只好耐着性子再等待一段时间,仍不守本分,终于被男方看出是个品行不端的女人,于是又不要她了,也就是“反归”被休回娘家。这样一来,本来地位并不算低的“六三”,只好降低身份,作为陪嫁的妾,才能嫁出去。“象传”说:“未当也”,是专指“六三”品行不端,行为不当。
这一爻是说,品行不端,就会把自己耽误了。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衍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愆期:延缓而过期了。
“九四”刚强而没有相应的,因而很难找到配偶,因为刚毅,所以做事丝毫不苟,就连婚事上也不肯轻易地许配,如此就延误了婚期。但是一旦遇有良缘,终究会成功。“象传”说,所以延迟未嫁的缘故,是在选择适当的对象,有所等待是也。
这一爻强调,宁可延误,也不随便凑合。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帝乙:指商汤,因其于乙日诞生,所以就以“帝乙”称之。
袂:衣袖。
六五”以阴爻居君位,又和下卦的“九二”相应,就代表着君王的女儿将下嫁于臣子。女子重德不重色,“六五”柔顺中正,能够谦虚待人,不因为居高位而骄傲自夸,也不会刻意地去修饰服饰,因此衣着就不如妾的华美好看了。然而在品性上,却尽量要求完美,如同十五的满月一般地皎洁光明,因此吉祥。
“象传”说:“六五”,中庸高贵,比较重视品德,所以出嫁之后,也就不太讲究服饰。这一爻教人,应重内在的德行,而不要看重虚华的外表。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刦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筐:装东西的竹篮。刦:宰割的意思。
“上六”己是最末一爻而又无正应,表示婚姻终究没有成果。古时结婚时于宗庙祭祀上,新娘该捧着装有东西的竹篮,才有敬意也合礼节,如今新娘的篮中竟空无一物,新郎看新娘如此不尽职,也无心祭拜,当要宰割羊当祭品时,竟割不出血来,所以这祭祀的典礼致败而返。
“象传”说:这是由于女方不称职,虚有其名而空无其实,以致最后也是没有结果。
这一交教人不该虚有其表,而要充实内在。
[归妹卦点悟]
循理而行是免祸祈福之道
纵观全卦,古人似乎也对以妹陪嫁这一婚姻习俗持批判态度,这种婚姻对陪嫁的少女来说,如雷在水泽上能震动一时,但不能长久,提醒人们看到“归妹”中所说的弊端,对这种关系到个人、家庭幸福的大事,持慎重的态度。社会发展到现代,人们对婚姻的态度更加理性,男女之间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也以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和保护。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只注重金钱、容貌、地位,而忽视内在品德及两情相悦这个重要基础,使婚姻的质量和前景都得不到任何切实的保障。由此我们也可引申类比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人处于社会之中,应当以修德循礼,注重自我的内在品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幸之事的发生,使眼下和前景都很美好。
[归妹卦例解]
董卓因色丧命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不能修养内心而为色所惑,是许多人致祸的根源。可见戒除欲望,是修身避祸所必须的。而乱性胡为,欲海难填,许多祸事便由此引发,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因色丧命,足以令人深省。
公元189年,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卓有“战功”的董卓,率兵进入了洛阳,废掉汉少帝,立献帝,独揽朝中大权,从此,为所欲为。
司徒王允表面上效忠董卓,暗地里却时刻想除掉他。他收府中歌伎紹婢为养女,一面诈董卓,一面诈吕布,布下了一个天衣无缝的美人计。
王允借机布局故意让吕布与貂蝉单独相会,正在二人难舍难分
进度84%
之际,董卓突然从外面进来,见到他们情意绵绵的样子,气得大喝一声直奔过来。吕布见势不妙,扔下貂蝉向外逃走。
董卓站在府门望着逃去的吕布,气得怒目横对。这时董卓的谋士李儒来到门前,看到董卓怒气冲冲的样子就问发生了什么事,董卓一言不发回身进府来到书房。李儒随后跟了进来,站立一旁,这时董卓才对李儒说明发怒的原因,扬言非杀了吕布不可。
第二天,王允将吕布请到府中,若无其事地与吕布闲谈,吕布满脸愁容,心情沮丧,王允假装不知,问吕布因何事而闷闷不乐,吕布就将昨天在太师府中发生的一幕,详细地告诉了王允。
王允听后,故意气愤地说:“想不到董卓己经荒淫霸道到如此地步,连自己儿子的妻子都要强娶,这不但使我无脸见人,还是将军的侮辱啊!”
吕布愤恨地说:“我真想杀了他,可又怕别人议论,终究我们有父子之名分啊!”王允说:“将军说得有道理,看来我们只好任人欺辱了。”王允的话听起来是在赞同吕布,实际上是火上烧油。王允的话音刚落,吕布就拍案而起,咬牙说道:“我一定杀了他,报夺妻之仇!”王允见吕布决心己下,又烧了一把火,说:“将军如果杀了董卓不但报了仇,重要的是为国家除去一害,可以名留千古啊!”吕布伏地而拜,表示愿意听从王允调遣。
等待数日,行动的机会终于来了。皇帝大病初愈,准备临朝召见文武官员,众臣奉命进朝拜见。
董卓由太师府乘车去未央宫,随身侍卫前呼后拥,董卓的马车行至中途,王允的心腹李肃向众人发出了行动的暗号,紧接着飞步上前拔出佩剑,向董卓刺去,却不料坚实的甲衣挡住了利剑,董卓大叫吕布护驾,吕布大声说道:“圣上有旨,诛杀贼臣董卓!”话音未落,吕布的长戟己刺进董卓的咽喉,李肃上前一刀割下董卓的头。
董卓被诛,虽然根本原因是他专权暴虐,尽失人心,但最直接的原因却是他贪色纵欲,并无视道德伦常所致。在很多时候,男女之间的关系是超越其本身,而与政治、人伦、生活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保持端正,循礼而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64gua54/zh/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