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龙人:龙年禁忌
汉族与一些民族中都有关于属相年禁忌的习俗。一般是忌龙年。因为龙是凶猛的动物,会伤害人,俗话说:“龙年不顺”。龙年的灾害特别多,.人们以为这是龙在发威。不过,也有说龙年大吉大利的。河南良间俗语:
牛头鼠尾叹如何
转过兔年乐呵呵。
转过兔岁,即是龙年。正月二十五,山东长岛地方说是?龙风日”。这一天,忌做农活,忌针线。二月二,龙抬头。好多地方忌针线,怕伤龙目,忌水桶碰着井沿怕碰伤龙头。忌推磨,怕压了龙头。忌喝糊糊饭,疙瘩汤怕糊住龙眼。江西忌挑粪器,恐冲犯龙神遭厄运。腊月除夕土家族忌挑水,怕惊动龙王,否则,来年龙王会捣乱。
龙日禁忌
龙日——属牛者忌,属鸡者忌,属猴者忌。
鼠日,属龙者忌。
牛日,属龙者忌。
鸡日,属龙者忌。
生育类
请烛龙
旧时汉族民间求子风俗,流行于安徽南部。元霄节前后二日,安徽省的南部有举烛龙游行村镇的活动,凡结婚之后未曾生育或只生女孩不生男孩的妇女,皆棒烛于村头,守候路口,待烛龙到来,即央求舞龙者,将他们手中的红烛,换取龙头上的残烛。认为将此残烛引入妇女室内,易得子。民俗规定,若得子,来年正月要加倍酬谢“烛龙”。
诗曰:元筲灯火闹长堤,舞出神龙振鼓鼙;
争向龙头请龙烛,烛笼双引入香阁。
服饰类
以龙为名的服饰
龙袍一古代皇帝所穿的衣服。以朝服略次一等的服饰。因上绣龙纹,故称。属于吉服,平时较多穿。《清朝通志器服略》:“皇帝龙袍,色用明黄,棉袷纱裘,惟其时,领袖具石青片金绿,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衣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在清代一般绣九条金龙,但从正面或背面单都是五条金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袍的下端,排列许多弯曲线条,名“水脚”。水脚上绣水浪,俗称“海水汇涯”,除包含绵延不断的吉祥之意外,还喻着“一统江山”和“万世平”的寓意。其色以明黄为主,视作帝王的化身。
婚姻类
开龙
裕固语音译,意为“婚礼的第一天”。裕固族民间婚姻风
俗。
龙凤饼
汉族民间婚姻风俗,流行于云南大部分地区。收到女方的嫁妆后,男方回赠之礼品。用面粉做成饼,上塑龙凤各一,并作精美装饰,取“团圆”和“龙凤呈祥”之意。冋送此饼数量以女方嫁妆多少而定。如女方嫁妆有两套被褥,男方冋赠一对龙凤饼。
娱乐类
龙灯
侗族龙灯,流行于广西。用竹片制成一条龙,全长3—40厘米,龙须下有一个大包,以便点蜡烛。元宵节期间晚上玩舞。舞时,摆一张八仙桌,两人围绕桌子舞动,跳跃嬉戏,互相追逐,表现出高超的技艺。配以有节奏的乐器,博得喝彩,增加节日气氛。表演者多为杂技高手。
舞龙
亦叫龙灯舞、龙舞。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9流行于全国各地。山西为龙舞之乡。舞者手持龙灯进行表演。最初始于祀神、娱神后逐步发展为民间文艺活动。龙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能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降福消灾,历来为民间所尊崇。在汉代巳有舞龙祈雨之俗。董仲舒《春秋繁露》:“同尖相动……以龙致雨,以扇逐暑……”祈雨时,春舞青龙、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如春旱舞大苍龙,放在中央,再做七条小龙,放在东西,龙首向东方,龙与龙之间相距8尺。舞者为儿童,先要吃斋三天,然后穿青衣舞龙。起舞时,锣鼓伴奏,爆竹齐鸣,场面十分热闹-每舞一场均有名号:“二龙戏珠”、“二龙出水”、“黄龙过江”、“白龙出洞”、“穿越龙桥”、“打草惊蛇”、“银龙翻江”、“金龙倒海”、“海底捞月”等等。舞龙时间都在新春佳节,欢庆丰收,祈求吉祥。
龙舞的种类很多,有:
舞火龙——汉族民间特种龙舞之一,流行于广东。
舞龙栋一一侗族娱乐风俗,流行于广西、湖南、贵州三省。步法有:“双龙抢宝。”
舞纱龙——汉族民间龙舞之一。流行广东江门。步法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摆尾脱皮”、“穿龙门”、“过桥”等等。花样多,舞姿优美。
舞板龙——汉族民间龙舞之一。流行安徽等地。
舞草龙——汉族民间龙舞之一。流行安徽、江西等地。
舞黑蛟——汉族民间龙舞之一。流行于广东、香港大埔县。
舞滚龙——汉族民间龙舞之一。流行于长江中下游。舞醉龙——汉族民间龙舞之一。流行于广东、澳门。醉龙只有龙头龙尾,舞时醉态朦胧,举步轻浮而又稳健,时而东倒西歪,伏地翻滚,时而凌空跃起,金鸡独立,妙趣横生。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sldr/ky/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