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之道:易道的规律
一是宇宙起源之道。中国的占人早在几千年之前,对于宇宙的起源已经思考到相当深刻的程度,认为宇宙起源于无色无味无声无形的道。《周易》之《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有了道,才产生了太极,太极又生两仪,两仪又生四象,四象又生八卦,八卦又生万物。这种极度抽象的概念是人类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华夏民族的祖先对宇宙起源的朴素唯物主义解释。《系辞》又曰:“夫《易》者,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以西晋时期产生的《帝王世纪》中的一段话解释宇宙起源,则更加详尽而具体,“天地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始,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为象。惟虚惟无,盖道之根。道根既建,由无生有。太素质始萌,萌而未兆,谓之庞洪,盖道之幹。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刚柔始分,清浊始立。天成于外而体阳,故岡以动,盖道之实。质形已具,谓之太极”。当然这种解释可能并非完全出自《易经》初始本义,囊括了春秋战国乃至汉魏学者的后期衍生性阐释与挖掘,但这确实是在《易经》的思维体系启示下的更加穷尽极致的思考认识,是对源自于朴素自然的《易经》的反向理性升华。
二是由简而繁的衍生之道。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老子,曾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阐释这个过程。卦象符号也可以说明这个道理,阴阳两种符号组合衍生出了八个单卦,八个单卦两两组合出来六十四卦,不仅数量增加了,而且结构也复杂了。照此规律,还可以无限衍生下去。这与古生物学已经证明的生物演化规律是一致的,生物产生自有机物,而后形成单细胞生物,洱进化成微生物,再进化成更加多样化的复杂生物。原子核与电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化合物,化合物组成更复杂的物质。宇宙万物莫不如此,遵循着一条由简单到复杂的生化规律。
三是阴阳交汇之道。阴与阳是宇宙初始就形成的、普遍存在的两种物质或能量,但两者之间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平行隔绝的,更不是静态的,而是交汇运动的。这种交汇运动才产生万物,这是天地万物起源最本原的动力机制和物质来源。例如基因遗传,由来自父系的基因和来自母系的基因.混合交汇,才创造出下一代的新基因组合。阴和阳的交替运动催生和主宰了生物的生衰储孕。
四是阴阳消长之道。阴阳平衡是一种极端情况,所以阴阳静态平衡是十分难以达到的状态,阴阳的平衡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阴阳平衡的状态一般较为短暂。大多情况下,阴阳平衡的运动不是以阴阳等量存在为主要形式的,而是以此消彼长的互动形式存在的,这种互动是靠一种可控的平衡机制来约束阴阳双方,在相对可控的局面之下达到平衡性互动。阴阳的此消彼长是推动阴阳运动的原动力之一,也是不断创造和实现新平衡的长效机制。例如,阴气和阳气的消长变换,才创造出了春夏秋冬的四季气候,为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生成了基础条件。人体内的阴阳之气的消长促进了人体生理发育的进程,由婴儿成长为靑少年,再成长为青壮年,进而衰弱为老年,这个进程主要是以阴阳之气的消长互动而控制。
五是万物生发之道。易卦系统中卦与卦之间的关系、爻与爻之间的关系,都蕴含着事物从发生、发展到强盛,再到衰败的普遍规律性历程。这个历程是普遍存在的,这个历程不是单一线性的,这个历程是具有周期性更生特征的。在这个周而复始的历程交换中,事物完成发展运动和新老交替的全生命形态。如《乾卦》,从潜龙勿用,到见龙在田,到或跃于渊,到飞龙在天,到亢龙有悔,描述了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
六是对立统一之道。阴和阳的属性是对立相反的,但是阴和阳又是互相吸引的而不是互斥的。阴和阳是并立的,但阴中有阳,阳中又有阴,是彼此包容的。阴和阳是两种物质,但却又和谐共处于太极这个统一体之内,共同构成太极的全部。这告诉我们观察和认识宇宙既要有局部观,也要有整体观;既要有分立观,也要有统一观。
七是周期流行之道。从伏羲八卦和古六十四卦圆图,都能看出阴阳流行运动的趋势和规律,既有明确的方向性,也有阴阳成分消长的数量变化,这是一个立体的运动过程。同时,这个运动过程又是周期性的。虽然每个周期都是新的,但每个周期都遵循同样的规律,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春夏秋冬,旦午昏夜,凉寒冷暖。星系运动如此,化学元素的周期律也是如此,原子核内的电子运动也是如此,潮汐季风也是如此,能量波的运动也是如此。
八是阴阳转化之道。阴和阳是两种物质,但是阴并非永远是阴,阳并非永远是阳,二者并非一成不变。既非性质一成不变,也非数童一成不变。伴随条件的变化,阴可以转化成阳,阳可以转化成阴。阴阳的相互转化为事物的创造与多样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阴阳的互相转化需要内部和外部条件,只有达到一定条件,阴阳才会发生性质或数量的转化。这种转化过程一般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
九是物极必反之道。物极必反是《易经》中阐述比较多的一个宇宙本原性道理。这个“反”,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反面的意思,另一层含义是返回的意思。所谓“亢龙有悔”是指亊物发展到极端可能会走向反面。所谓“无往不复,无陂不平”,是指事物具有回归性。
十是辩证和博弈之道。事物有两面性,事物有对立面,承物有可逆性,这是其中的奥妙。《周易》最大的价值贡献就在于揭示了辩证和博弈之道。在六十四卦中找出了三十二对卦组,这些卦组在符号形式上表现为“非覆即变”,在卦义上表现为辩证关系或者互逆的博弈关系。为我们从对立面上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丰富而完整的参照系。
十一是分类品形之道。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说的就是当事物丰富多样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分类分形。同一类别之中的事物,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乃至具有相同相似的形式。如,《乾卦》、《兑卦》、《离卦》、《震卦》都是从太阳衍生出来的,都具有阳性,都处于伏羲八卦图的左边。
十二是韵律与节奏之道。六十四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在六十四卦方图中,每一阶梯上分布八个卦,八个卦之间的阴阳爻组分呈现韵律性,八阶之间也呈现韵律性。古六十四卦的次序演变也呈现出明显的节奏感。古人在《易经》所蕴含的道理中发明了音阶,定出了音律。也据此创制了很多以八为数摄单元的分组规范或模型,如八仙桌、八角楼、八阵图、八孔笛。
十三是无限无尽之道。宇宙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易经》所构造的符号体系和易理体系也是无限无尽。易之道强调生生不息,永无枯竭,任何一个卦爻都是起点,任何一个地方都可生发。对于任何一个卦义,《易经》从来没有将其意义限定死,而是在做有限的阐释的同时,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即使遇到凶卦、死卦,也从不做出绝对的定论,而是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应对和相处。在承认个体有限性的同时,更客观地强调宇宙运动的无限性。故《周易》在《既济卦》之后又以《未济卦》结尾。这对塑造中国人的天命观至关重要,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都是这个道理。所以中国人在身体保健和精神修养方面强调修永生,强调闻过则喜,强调立即改正,而不求来世、不求救赎。求来世是外来佛教的思想,求救赎是外来基督教的思想。
十四是变化之道。宇宙万物的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世上没有静止不变的事物。《易经》的核心易理就是借助阴阳阐述万物之变。告诉人们平和地对待变化,无论这些变化是意料之中的,还是意料之外的;无论这些变化是好的,还是坏的。变化乃是自然法则,不可违背,不应违背,无法违背。变化是常态,变化是宇宙进化的基本动力和机制。没有变化,宇宙将不复存在。《易经》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们明白变化乃常理,更可贵的是教授人们可行的方法来观察变化、预测变化、应对变化,以趋利避害。这是《易经》的核心功能之一。
十五是恒久之道。天地有恒。恒乃恒久,是可持续的意思,并非静止凝固的意思。《易经》通过仰观俯察归纳出了宇宙万物运动变化之中的恒久之道,目的是启示人们掌握和遵循。日月之行乃恒理,生发荣枯乃恒理,异性为朋同性相敌乃恒理,革故鼎新乃恒理,季节交替乃恒理。
十六是度之道。要把握一定的度,这个度在《易经》的多数情况下,认为“得中"为佳。中,并非中间中心的中而是两个极端之间合适的某点或某个区域。得中,则可以保持主动权,避免走向极端而有悔。“得中”就可以维持亊物的活力,可以为在有限中求无限留有足够的余地。所以,孔子对“得中”的思想尤其重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grs/zy/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