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的发现
阳爻源于对“天球赤道”的观察,“天球赤道”的发现,是构建赤道坐标系天文学的基础,中国古代先民们,勤于对天象、气象的观察,什么时候发现的“天球赤道”,简称“天赤道",史无明文。
笔者在解读《周易》的过程中,根据《说卦传》说:“乾为天,为園,为大赤。”把“大赤”理解为“天赤道”,在解读<乾》卦时,可以说是势如破竹。而此“天赤道”,也就是包牺氏“始作八卦”时所使用的阳爻“一”。这是已追源到孔子著《易传》的时代。
《老子》第四十一章中说:“大象无形。”谁也看不到的“大象",只能到天上去找,也就是“天赤道”。这也是解读老子《道德经》的一把钥匙。
又在般墟卜辞中有“赤马”一辞,笔者在解读《周易》的基础上,可以论定是“天赤道”的专用词汇,由此,甲骨文有关天象与历法的丰富内容,也有了一个统领的“纲”。这说明在甲骨文时代,已开始构建赤道坐标系天文学的基础。
一概述,《周易》一书的形成,前引《汉书•艺文志》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追源到上古或远古时代的伏羲氏,故孔子在著《易传》时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善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请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是从总体上叙述包牺氏的“仰观俯察工作”,并落实到“于是始作八卦”,便是绘制“八卦之宫”。这个八卦之宫的绘制,只使用两个符号,便是阳爻阴爻“一一”。这两个符号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应该说淸楚,这是学读《周易》的一把钥匙。先把“八卦之宫”的组合,四时八卦方位图,是根据后天八卦也称文王八卦图绘制的。图中的主体是阳爻阴爻“一一”,两个符号的文化内涵,在伏羲画卦、文王演易之后,似乎已失传。孔子著《易传》时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传承至今,更是无人知晓。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所谓“读易韦编三绝”,犹如今言“读书破万卷”。孔子所下的r夫,应首先灌注在这两个符号上。他老在《系辞上》中说:“观其象而玩其辞。”把这两个卦象符号,天天放在脑海里,看着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转,考虑这两个符号的文化内涵。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两个符号的奥秘,似乎还不能明确告诉世人,故其在著完《易传》之后,感叹者未能“彬彬”,意为与天文学起源的有关要点,还没有说淸楚。
孔子的难言之处,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中说的:“中国古代国家宗教所具有的天文学性质……天文学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帝王所掌握的秘密知识。”在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国学”、“帝王之学",也是“官学”、“秘学”,由帝王将相们专门运作,保密性极强,是不能向老百姓公示的。史传“商曰归藏”,实为“秘藏”、“秘笈”,考古发现的商代甲骨文,是窖藏在一起的._为当时的皇家档案库。而《周易》一书的主题是记载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孔子也不能用文字的形式,将其表述清楚,只能做些启发、提示,让读者自己领会,并采用师传的形式,把未尽之言能一代代传下去,这是未能“彬彬”的本源。这种师传的形式,一直传承到汉代,司马迁还能知道《周易》—书的主要内容,并记载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之中,司马迁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此“变”指四时变易,司马迁又总结说:“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④此“天道”也就是《周易》中记载的“天道”,叙述与天文学有关的各主要方面,并在“观象授时”中的意义。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对于阳爻“一"、阴爻“~”为何物?应是已搞得一淸二楚,故能用启发式的语言,表述在他所著的(易传》之中,他在(说卦传》中说:“乾为天,为圜,为大赤。"此“大赤”既在天上,也就是“天赤道”,伏羲画卦时用一条横线表示,传承到文王演易时,又成为“周道从赤”的基线,用为阳爻在中国古代,“天"宇与“大”字,可以互相通用,《说文解字》说:-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又说:“天,颠也,至髙无上,从一大。”段玉裁注:“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此“人之顶"也俗称“天灵盖”,意为人的头顶上便是“天”,故山峰之髙,称“巅峰”,意为已高入云天,到了天顶上。见载于甲骨文中,“大邑商”也称“天邑商”,意为商王朝的首都在天上。这是“乾为天,为大赤”的本义,指“天赤道”,在伏羲画卦时用为阳爻并为文王演易时所继承。
再说“为圜”,(说文解字》又说:“圜,天体也,从口袅声。”段注又说:“下文云:圆,圜全也。斯为浑圜。”此“浑園”的天体,泛指天上的曰月星辰,也指整个星空,即“天球”。而《尚书•顾命》中,正有“天球”一词,流传后世,称为“天球仪”,《简明天文学词典》的《天球仪》条说:“圆球上绘有恒星、星座、黄道、天赤道以及赤经圈、赤纬圈等。”对于“天赤道"的认识.是产生赤道坐标系天文学的基础。在(尚书•尧典》中有关于“四仲中星”的记录,考古发现的甲骨文中,也有关于恒星的记录。这些记录的产生,都应该认为是科学的,是使用了一定的方法,年复一年的观测结果而记录下来的。这个方法,也就是以“天赤道"为基线,确定恒星或星座,在天球上的位置。这是中国传统天文学的特点,为《说卦传》说:“乾为天,为圜,为大赤”的本义。
前言图:3所示的天球仪上,标注有黄道与赤道,“黄道”指太阳在星空中的视运动轨迹,在一年的四时八节中,太阳在星空中环天一周,为“黄道”《地球公转一周的反映)。(汉书•天文志》说:“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这是太阳神专用的“光明大道”。而“赤道”则专指春分曰与秋分日两天,太阳在天球上环天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反映),中分整个天穹为南半天与北半天,故也称“中道”,也即“天球赤道”。而春分曰或秋分日的一个昼夜,太阳既运行在货进上,也运行在赤进上,黄道与赤道相交,处在同一平面上,在(艮》卦中说:“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此“君子”是对太阳神的尊称,《说卦传》说:“乾为天,为君。”此“君”在天上,指“日君”也就是太阳。则所谓“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者,指太阳正处于“春分点”或“秋分点”的位置上。则“兼山,艮”的本意是指太阳神身兼二职,也就是“黄道与赤道相交”。这是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的重点,并为“于是始作八卦”的阳爻“一”所出。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ly/fs/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