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民的姓名与妇女的姓名
古代女子无名,以姓为名。这是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去,明其姓是为了“同姓不婚"。男子以伯、仲、叔、季为字,女子亦然。女人又以字系姓为称,如伯姬、仲子、季姜之类,姬、子、姜都是姓,伯、仲、季表示她们在姐妹中的排行。
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女子没名,未出嫁时称大女、二女或大妞、二妞。妇女出嫁后普迵依附千丈夫的姓,称XX氏。如她生父姓王,丈夫姓陈,便称陈王。
据《颜氏家训》载,南北朝妇女出
嫁后以夫家姓氏称之。在《后汉书·烈女传》等史箱中,已婚女子称某人妻。例如,东汉末年,杰出女诗人蔡文姬从匈奴回中原后,与都尉萤祀结婚,史书称她为“陈留萤祀妻”。
江南一些地方以孩子出生时的重拱为女孩子名,还有的以她们在娘家堂兄姐妹的排行冠以父姓为名。1956年3月整修苏州虎丘塔时发现七卷经书上有女子名字:千八娘、曹二娘、冯十一娘、钱四十二娘等。这同唐代以排行称谓属同一命名法,唐朝时李白又称李十二、韩愈称韩十八,白居易称白二十二。
劳动人民的姓名
封建时代,有些统治者曾明文规在家排行第二;姓刘,在家排行第七。定,剥夺广大人民群众的起名权利。清以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江淮一带老人俞挺在《春在堂随笔》卷五中说: 百姓习惯用出生时父母年龄合计数宇“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起名,以行第为孩子起名。例如夫年二十三,妇年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 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起名四五行第是民间劳动人民的普遍命名或五九,因五乘九也为四十五。
他原名重八(即父母生他时合计年龄为88岁),大哥重四,二哥重六,朱元璋是他后改的名。他在其自撰的《朱氏世德碑》中述其先世的名字,就有许多这类数字名,如曾祖名四九,父名五四。固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也是如此,他父亲名六六。
在现代的少数民族中,如锡伯族、保安族、哈尼族、满族等都有此俗。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qm/zycm/9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