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善世——《周易》的处世之道
当今世界,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拜金主义甚嚣尘上,个人同社会处于紧张状态。封建主义极端压抑个性,抹煞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极端推崇个人,轻视人的社会责任感。《周易》思想排除两个极端,既肯定人的独立人格,又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主张建立人己和谐的理想社会。
天生万物人为贵。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周易》强调这种独立性说:“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实乃阐扬《周易古经》早已提倡的思想,“不事王侯,髙尚其事”。孔子也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宁肯洁身自好,不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周易》说:“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教导世人:“遏恶扬善,顺天休命。”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完美自己的人格。随时“反身修省”、“自昭明德”。时刻警醒自己“非礼弗履”,决不做危害社会、国家的事。面临危急关头,发扬“致命遂志”精神,坚韧奋发,不惜牺牲性命以实现崇高志愿。即孔子所谓“杀身以成仁”。《周易》所髙扬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已渗透到炎黄子孙的社会实践中。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不应当亦不可能离群独居,当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资任,努力为群体作贡献。《周易》主张人人当“居贤德善俗”,“以美利利天下”,也就是孟子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易》强调人们在社会上应讲正气,刚正不阿,疾恶如仇,“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全心全意为社会作贡献,弘扬忠诚美德,抵制丑恶行为,而不自我夸耀,以达“道济天下,故不过的崇高境界。亦如孔子所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竭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社会风尚。《周易》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之世是谓大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正是孙中山的社会理想。人人公平正直,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热爱社会,天下和平的理想,将实现于人间。《周易》阐述的人己关系原则,对挽救社会颓风,建设未来世纪新风尚,无疑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zydj/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