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周易》的篇章结构。
《周易》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从爻画到卦象,从三画卦到六画卦,从卦爻辞到大小象传,《周易》的“象一意”系统和篇章结构是在漫长的历史中自然形成的。《周易》的既定形式,恰恰反映了《易》 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客观过程,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挪来挪去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周易》,包括上下《经》和《易大传》两大部分。《上经》始于《乾》卦,(有的人认为《乾》、《坤》为“《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父母不能“离婚”,所以坚持认为《易》以乾坤两卦为首,而非以乾卦为首。)迄于《离》卦,共三十卦;《下经》 始于《咸》,迄于《未济》,凡三十四卦,《易大传》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总共七种十篇,又称为“十翼",这些都是对《周易》经文的阐发和解释。
《周易》本来《经》是《经》、《传》是《传》,《经》、《传》之间不相混杂。现在的《周易》通行本,乾坤两卦下面均列有《文言》,六十四卦每卦“卦辞”之下都置列《彖传》和《大象传》,三百八十六爻每一“爻辞”之下都置列了《小象传》,而《系辞》、《说卦》、《序卦》和《杂卦》依然独立列于《经》后。自从汉代学者作了这样的调整以后,《周易》的外在结构就这样定下来了,直到今天也没有多少人认为有太大的不妥。近来有人提出《易》学研究中存在着“以《传》说《经》,《经》、《传》不明”的现象,可是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周易》体例结构的外在调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自唐以来,就有人怀疑孔子作“《十翼》”的说法。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似乎有一种要彻底否定孔子与《周易》关系的学术思潮。但是更多.的学者并不为其所动。现在看来,怀疑尽可以怀疑,根据也不是一-点都找不到,可是到底拿得稳拿不稳,能不能做到彻底否定,那就不敢说了。.
《易大传》七种十篇,大约孔子于其中有“作”有“ 述",如此浩瀚的内容,谁人也不可能平地起高楼。哪些是孔子继承的,哪些是孔子原创的,恐怕只有通过令人信服的具体分析,才能避免简单化。拿《易大传》中孔子的言论与其他儒典里孔子的言论两相比照,并不是一-点差别和距离都看不出来;但是正因为客观上表现了这些差别和距离,这对活了73岁的孔子或者任何- -位真正的思想家来说,才是正常的。
《周易》是一个能够向未来不断开放的文化哲学系统。为什么说《周易》这部书包罗万象呢?因为它把这个统- -的宇宙从天道、地道、人道三个层面上讲的周全无漏了。《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小序》作:“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像世界上其他少数古老民族的文化哲学典籍-样,《易经》也是其哲学思想系统与技术操作系统的统-。正是以这种统一为理论内核, 《易》之两大系统才能在相互交融和补充的过程中,具有朝向实用技术的不同领域转变和延伸的种种可能性。这些分析表明,《易经》 本身就包含着“道”与“术”的一致性,因而有能力通过整合,完成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统一。即使是在今天,这部经典仍然能够为现代自然科学家提供有益思路,仍然能够为社会控制管理和人事吉凶提供相当不错的决策。“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一对《周易》的价值评估,本来就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人们今天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不容易趋于一致。很久很久以前,《系辞上》曾经从“言者”、“动者”、“制器者”和“卜筮者”四个方面阐述了《易经》的功能。“以言者 尚其辞”,涉及语言的表达、理论的深刻彻底,而说到底,是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机制和规律问题;“以动者尚其变”,涉及人类的行为心理规律,主张从动态的实际中来,到变化的实际中去,而说到底,这是一个实践预见力的问题;“以制器者尚其象”,言生活日用,百物的制造,而实际上恰恰是从本体的层面,讲了工具器皿的仿生设计和美化问题;“以卜筮者尚其占",讲的是占筮问卦,现在看来这是关系从个人、家庭到国家社会的安全预测与风险保障问题。
时代巨变,从科学的立场看来,我们手里所掌握的知识远非古人所能企及。但是被淹没在知识之海里的现代人,只要打开《周易》,依然能够从中看到智慧的光芒。凡是知识都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智慧既不会囿于过去,也不会受制于未来。知识助人谋生,而智慧能够使人获得幸福、满足和安宁。
这几十年来,人们都在大谈特谈《周易》的哲学思想,都说《周易》是一部哲学书,说它的辩证法是朴素的,唯物论也是朴素的,到了今天,再说这些,完全变成了“小儿科”,一点儿嚼头也没有了!其实,《周易》本是一部古老的筮占之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15种数术,如八卦预测、四柱预测、奇门遁甲、紫微斗数、铁板神数、大六壬、八宅派风水、玄空飞星风水等都是以《周易》为理论依据。《周易》预测学等数术的应用,不仅受到中国民间的高度重视,而且受到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政府与专家们的重视,这就使《易》成为一门古老而又新颖的未来学。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zyjc/9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