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八大宗派
八大宗派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佛教从发展走向成熟。八大宗派分别为二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
三论宗
三论宗由隋唐高僧吉藏所创,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
《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尊鸠摩罗什为始祖。三论宗以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中心理论,包括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二谛三中(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迷悟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迷故,流转生死)等。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成为三论宗的祖庭。
唯识宗
唯识宗(法相宗、瑜伽宗)由唐代高僧玄奘创立,最主要的经典是“一经一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唯识宗认为万法唯识,其教义以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如如)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为总纲,以转识成智(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转依为宗旨。大慈恩寺是法相宗的祖庭。
天台宗
天台宗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顗(智者大师),浙江天台山是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天台宗以五时(华严时、阿含时、般若时、法华时、涅般时)八教(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判教,根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提出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假、空、中)。
华严宗
又称贤首宗,创始人是7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华严宗以文殊菩萨应化的杜顺和尚为初祖,以陕西长安华严寺为祖庭,尊《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华严宗以五教(小乘教、大乘始初教、大乘终极教、顿教、圆教)判教,以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十玄(同时具足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隐显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十世隔法异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事显法生解门)、三观(真空绝相观、事理无碍观、周遍含融观),阐发《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
武则天诏请贤首法师,开讲新译的华严经。讲到华藏世界品时,大地震动。武则天询问华严经中帝纲十重六相的含义,藏法师为其说法到:“天帝纲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这些义章,都是华严经中总别义纲。”武则天听后茫然惊异,申请再明。藏法师用手指着镇殿的金狮子为喻,并撰述金狮子章。“金狮子是金做的,但金无自性。金是因,工巧匠是缘,随工巧匠缘,遂有狮子相起。”藏法师“列十门总别之相,则天阅后豁然悟解其旨”。
禅宗
中国禅宗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禅宗以《愣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祖庭是少林寺。
昔曰,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与摩诃迦叶。
禅宗尊迦叶尊者为西方一祖。此后,迦叶传阿难,一直到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秉承师父般若多罗尊者的嘱咐,来到中国弘法,成为中土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二祖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
慧能门下,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后南岳怀让又分为伪仰、临济两派;青原行思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世称五家;在临济下又有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在禅宗中众所周知。当头棒喝,使人梦醒,是临济宗开悟的方便法门。唐代德山宜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人的方法,形成特殊的家风,被称为德山棒。这种开悟方法的目的是截断学人的心识活动,令其在猛然之间不假思索,可以直接见性。
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祖师,早年在希运禅师门下习禅,承袭了黄檗一家严峻的禅风。临济禅师常以大声呵斥来接引弟子,所以世人称他为“临济喝”,以彰显他独特的禅教方式。
云门饼是云门宗祖师文偃的法门。曾经有人向文偃请教佛法,他只对请教者说胡饼是圆的,让学人吃胡饼去。云门以“糊饼”(胡麻所制作的饼)来回答佛意。即便是超佛越祖的理论,也不过一个胡饼吃却了事。
赵州茶是赵州从谂禅师的开悟示语。从谂是南岳下三世法嗣。相传有一僧人慕名来参拜赵州和尚,从谂问新到和尚:“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从谂道:“吃茶去。”又问僧,僧答:“不曾到。”从谂道:“吃茶去。”后来,院主问从谂其中原因,从谂对院主也说:“吃茶去。”
清末民初之际,佛教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成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虚云和尚在近代传承临济,兼弘曹洞,又遥承了早己断流的法眼、沩仰、云门三宗,以一身兼嗣五宗法脉,承前启后,融会了五宗禅修法门,为禅宗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净土宗
净土宗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慧远大师为中国净士宗初祖,庐山东林寺为祖庭。净土宗以五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一论(《往生论》)为核心经典。
印光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大师圆寂后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佛教徒深信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
律宗
律宗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创始人为唐代道宣。道宣常住终南山,故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律宗将释迦一代教法判为化教(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制教(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两教,以四律(《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五论(《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为基本经典。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
密宗
密宗开始于中唐玄宗时代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和尚(“开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师在长安的大兴善寺译出大量密教经典,弘扬密法。于洛阳大福先寺译出的《大日经》是密宗的“宗经”。开元三大士传入的胎藏界《大日经》,与金刚界《金刚顶经》合称两部大法,称为“纯密”。
中国唐代时期的密宗称为唐密,与现代藏传佛教的密宗有所差异。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fjzp/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