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像吗啡让人欲罢不能
攀比酷似竞争。别人有车我也要有车,别人有苗条的身材我也要通过各种办法减肥,只要别人比自己所谓好的地方,我都要赶超,否则,心理找不到平衡点。
攀比让我们感到自己像是随风翻滚的海浪,随波浮沉,时而自卑,时而自大,时而自信,时而胆怯。
著名作家保罗•邓恩在题为《论自卑》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发现每夭我们都会碰上失去自尊心的时候,躲也躲不掉。随手拿起一本杂志,你会看见一些人比你健康、苗条,比你穿得好。看看周围,总有人比你聪明,
比你自信,比你有才气。事实上,生活每天都在对我们说,我们缺乏某些方面的才能,爱出错,不是样样都出色。因此,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们没多大本事,成不了什么大器,不知怎么就是比别人差。
如果你将自尊和自我价值建立在任何内心、心智或心灵品质以外的东西上,那这个基础是很不牢靠的。因此,你我不是身材最完美的,你我不是最富有的,不是最有头脑的,也不是最诙谐的。那又怎么样呢?
攀比像吗啡让我们欲罢不能。你拥有百万,我得拥有千万,比你富有;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华;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时装,
比你时髦;你用彩电,我得用背投,比你好看;你的电脑是奔腾三,我得买奔腾四,比你先进;你坐桑塔纳,我得坐奔驰,比你神气;你当市县长,我得当上省长,比你官大。
带着攀比心态去生活的人,他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就如电脑前十年五八六都觉得先进,而现在奔腾三、奔腾四都显得过时了,因为双核的都已出来了。用攀比心生活,总想出人头地,超过别人,希望从他人羡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三十年前谁家如果有一辆自行车,就够他幸福很长时间了,但自行车一旦普及,拥有自行车就不再有幸福感了;于是要有摩托车才感到幸福,买摩托车的人多了,拥有摩托车的幸福感又随之消失;要有轿车才觉得幸福。社会总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生活在攀比中的人,为了幸福他是不会满足的。
欲望使人向外攀求,人类在追逐欲望中,于是迷失了自己。佛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天,佛陀在林中漫步,这时有一群年轻人匆匆向前走来,向佛陀问“刚才你有没有看见几个女孩子从这边走过?”
佛陀问:“找她们干什么?”
这群人说:“昨晚与这些女子寻欢作乐,可是清早起来时发现她们都跑光了,并卷走了钱财。”
佛陀于是又反问道:“寻找女子、钱财重要,还是寻找你自己重要?”
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去注意自己,并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年轻人,和现代社会的人很相似。你看全社会几乎都在疯狂的赚钱,有人说:“十亿人民九亿商。”如今的中国大地,学术界与经济挂钩的学术著作特别吃香,学校中和经济相关的科系生源爆满,文化界尚且如此,至于社会上的生财之道更是五花八门,人们为了赚钱挖空心思,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给人们创造了广泛的消费机会,以此来不断刺激消费意识。比较突出便是这些年来娱乐场所的出现,如卡拉0K、舞厅、酒吧、夜总会,
还有什么一陪、二陪、三陪、四陪、五陪的小姐专门为你服务。人们白天忙于赚钱,晚上就整夜地泡在声色场中,于是迷失了自己。现代社会经济是繁荣了,但社会道德也沦丧了。
《中阿含经•苦阴经》卷中就深刻阐明了欲的祸患。佛经中说:“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彼寒时则寒,热时则热,饥渴、疲劳、蚊虻所蜇,作如是业,求图钱财。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求,若不得钱财,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彼便爱惜,守护密藏……倘为王夺、贼劫、火烧、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这是说追求财富和财富亡失导致的痛苦。
《中阿含经•苦阴经》又说:“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争,子共母争,父子、兄弟、姐妹、亲族辗转共争。彼既如是共争斗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姐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
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常常会因为财产的纠纷而造成兄弟打架、夫妻反目、父子仇敌、亲族离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占有欲造成的结果。
欲望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给人类带来痛苦。《义品》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意思是说,生活在欲望中的人,总是不停地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会痛苦得像被箭射中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攀比”心理。越是攀比,人们越会不满足。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喜欢攀比的人大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有时换一种思路,你会发现你也一样很优秀,只是换了一个参照物而己。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路,自然不会误入攀比的歧路。
《六祖坛经》中讲,“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意思是说,大通和尚所讲的那些,仍然存在着‘知’和‘见’的弊端,所以不能使你明了。现在我指示你一首偈:说不能见到一事一物,仍是把‘无见’留在心中,就好像浮云遮蔽了日光。说不知一事一物,是执著于‘空知’,恰如夭空的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这些‘知’与‘见’即使在心中片刻停留,也会误把方法作为目的来追求,有碍于明心见性。如果你在内心中知道这都是错误的,那么自我本性的灵光就会时常显现。
正如宋代道光法师的一首偈: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
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
道光法师的这首偈,很通俗、很好懂。他告诫人们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要有自知,倘若硬要“强颜于世转参差”,做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反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一些平常事一一“卧看蜘蛛结网丝”。
其实,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贫富美丑,最难能可贵的却是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一一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要在意别人如何评价,更不要拿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
生活中,我们应该清楚什么适合自己,我们适合做什么。如果我们是一只鸡,我们就应该从土里刨食中找乐趣;如果我们终日羡慕苍鹰在天空翱翔,渴望有一夭自己能够变成苍鹰,那么我们便连土里刨食的丁点儿乐趣都没有了。
我们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我的能力如何?我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我的理想中哪些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哪些是永远都达不到而应该放弃的?
从前,有个老铁匠,临死前将两个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打了一辈子铁,现在即将离开人世了。我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们的,只有两块我收藏已久的上等玄铁……”话还没说完,老铁匠就咽了气。
在老铁匠的两个儿子中,老大身材魁梧、天生力大,喜欢舞枪弄剑;老二却瘦小孱弱,喜欢钻研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
老铁匠死后,这两个儿子便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得到的玄铁利用上了。老大用它那块儿玄铁打了一把宝剑,每天都刻苦练剑,下了不少的功夫;老二却将那块儿玄铁打造了几把锥子,出门摆摊给人缝缝补补,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哥哥见弟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很不高兴,便对弟弟说:“玄铁本来就是打造宝剑的上等原料,而你却将它打造成了几把破锥子。你想想看,我今后可以利用这把宝剑建功立业,而你却只能用这几把破锥子维持生计,真是目光如鼠呀。”弟弟听了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反驳,依然埋头做活儿。
不久,异国入侵,老大背着宝剑毅然投军走上了战场。在千里边疆,老大仗着多年苦心练出的好武艺挥剑劈敌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
评定叛乱之后,老大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加官晋爵,荣华富贵自不可言。
老二的妻子见了,便埋怨丈夫说:“当初,你若将那块玄铁也铸成了宝剑,也不至于生活得像今天如此贫穷了!”
可是,老二却说:“我夭生就是做小本生意的命,你让我挺剑上战场,岂不是白白送死。”
没过两年,朝中的一些奸臣便看不惯一介武夫的老大身居高位,于是便向皇帝屡进谗言陷害于他。而皇帝也觉得天下太平了,犯不着为了一个武将而惹得众臣不悦,于是打发老大回老家去了。
回到家乡的老大,尽管有一身好剑法,可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还得靠痩小的弟弟用锥子替别人干活儿挣两个小钱来维持生活,他不由地感叹:“你的锥子还能做针线活儿,我这把剑能干什么呢?真是中看不中用,还不如一块废铁。”
我们很多人不也像这位哥哥一样,总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个非凡之人,要创造奇迹,看不起平凡的人生。然而,实践却告诉我们,大部分人根本不是那种一呼百应的英雄,而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也正是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使得我们失去了许多应该享受的乐趣。其实,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的确,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生活。何必一夭到晚看着别人生活?事事拿别人做参照物,你永远也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三个人同喝一眼泉水,其中一个人用金杯盛着喝,另一个人用泥碗盛着喝,第三个人用手捧着喝。
用金杯之人觉得自己高贵,用泥碗之人,觉得自己贫贱,而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痛痛快快说了一句:好甜的水!
人们有时候觉得生活得不痛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错误地看高或者看低了自己。比如我们身材并不苗条,硬要穿一条非常流行的苗条裤子,即便我们费好大劲儿穿上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一一由于裤子太苗条,我们将要受到强力的包裹,不舒服是自然的;这种形象矗立在别人面前,带来的自然也不会是羡慕的眼光。难道我们就没有静心想想,这样做又是何苦呢?
我们不比任何人高贵,也不比任何人低贱;不比任何人多什么,也不比任何人少什么。我们就是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硬要“大脚穿小鞋”,或者“小脚穿大鞋”,那只能是自讨苦吃、自找没趣。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dq/guanyin/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