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佛教 > 佛教音乐 >
分享到:

佛教音乐

四向四果与菩萨果位,修行的过程与结果

2013-05-08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佛教音乐 | 点击:

四向四果与菩萨果位,修行的过程与结果

与修行相对应,佛教的修行效果理论主要是佛教对其信徒在修行中达到的不同状态或阶段所做的一种分类。小乘佛教的修行效果理论是四向四果,而大乘佛教的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菩萨果位。

四向四果

“四向四果”也被称为“四双八辈”和“八贤圣”等,它主要用来表明小乘佛教徒们所达到的不同修习程度。“四向”中的“向”是指佛教徒朝着理想中的状态或果位修行的过程。这“四向”包括:须陀洹向(意译为预流向),是指普通的修行者向预流果修行的过程;斯陀含向(意译为一来向),是指修行者在证得预流果后,再向一来果修行的过程;阿那含向(意译为不还向),是指修行者在证得一来果后,再向不还果修行的过程;阿罗汉向(意译为无学向),是指修行者在证得不还果后,再向无学果修行的过程。

“四果”中的“果”指信徒所达到的具体修行状态。这四果包括:须陀洹果(意译为预流果),指刚刚断除对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见惑,是修行的最初阶段;斯陀含果(意译为一来果),指断除了欲界部分烦恼的阶段;阿那含果(意译为不还果),指断除了欲界的所有烦恼,并不再回欲界转生的阶段;阿罗汉果(意译为无学果),指断除了三界所有烦恼,是佛教徒所能达到的最高修行阶段。

菩萨果位

到了大乘佛教时期,修行的理论已经不止上述的“四向四果”这些内容了。从修行的最髙目的上看,小乘所修的最高理想是达到阿罗汉果,以求取个人的解脱(自利)。但大乘认为阿罗汉果的修行并不彻底,修行的最高阶段应该是菩萨果位,即应当以成菩萨甚至成佛以普度众生为最髙目的。从修行的阶段上看,大乘有所谓“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或“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说,即把修行的阶段分成十等或五十二等。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yy/3490.html


佛教音乐推荐
四圣褅:佛说四条真理

四圣褅:佛说四条真理

四圣褅:佛说四条真理 四圣谛,即四条真理。这是佛教一切教义的…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