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祖师郭璞“大地生气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动荡,士大夫多到处周游,地理学大兴。著名地学家郭璞“大地生气论”应运而生,《葬经》成书时代稍晚。但这一思想出现于晋代是完全可能的。《葬经》“大地生气论”认为大地中沿着山脉的走向有生气流动,像人体的血液、经气似地流动并且随着地形的高低而变化。遇到丘陵、山冈则地中生气就高起,到了洼地内就下降(图2-2)。这种思想很显然是从《易传》“山泽通气”的思想而来的,在髙铃处(山)和凹下处(泽),地下的“气”可以通到地表。这种“山泽通气”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地质学研究表明,山前多有断裂,地下水和气体可沿断裂上升。
海为最大的泽,大洋底部地壳比陆地薄得多,海洋地下气体很易上升。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上提到采珠人在海底常遇到“震气”,实际上这种“震气”就是从海洋地下胃出的一种气体。
晋陶侃《寻龙捉脉赋》中认为这种生气是在天地之先及其后所固有的:“一气潜萌方杳奥,万殊默餺于浑沌。……是气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固有。”到了唐宋时期,大地有生气及经络学说大有发展,与人体的类比越来越详细a
唐曾文遄《靑囊正义》序言说:“脉者呼吸之气,流贯百骸者为血,血脉相连,犹水不离气。”把呼吸之气和身体中流通的血液比喻成自然界中的水和气不能分离。
宋蔡牧堂在其所著《发微论》中认为水、火、土、石分别与人身的血气骨肉相对应。并且指出地由水火土石组成;人由血气骨肉组成:“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合水火土石而为地,犹合精气骨肉而为人。”
将经络和穴位相联系,与帛书的记载也是基本-•致的,所不同者,帛书记载!十一脉的走行,绝大多数从四肢部开始,各脉之间不是互相衔接;在《灵枢•经脉》则有顺有逆,各经脉之间互相连接。这也就是《灵枢•逆顺肥瘦》所说的“脉行之逆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脉之间的互相连接,说明气血运行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
《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为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腑,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这里还把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水流和日月的运行现象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论点。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等篇的论述:“气”来自饮食物(谷),经两传到肺,进而五脏六腑都得到“气”,其中淸的称做营气,运行于脉中;浊的称做卫气,散布到脉外。营气是“常营无已,周而复始”;卫气则行于阳,夜行于阴,“与天地同纪”。
“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在经络学说中有其重要性。应加分析,这一观点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有所不同。“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主体,将人身的一切附合于天;“人与天地相应”是以人为主体,说明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气血活动也像自然现象一样是有一定的节律的。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总的看来,经络学说的形成与阴阳五行是紧密结合的。阴阳五行,主要的是阴阳,或说四时阴阳。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所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经络学说在阐述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时都贯串着这一基本观点,以至将经络的数目也与时令配合起来解释。如《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由此说明,人体通过气血的运行构成有机整体,而人体与自然界又是统一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smr/9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