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亲的队伍回到男家时,也并不是马上进门,而是在能看到男方的家时停留一段时间,或者把喜轿关在门外俗称“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柔顺些。喜轿进门以后,又有许多仪俗。这些仪俗不只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这里概述如下:
在喜轿进门以后,撤一些谷物和豆子等,用意是避邪。这就是“撒谷豆”,它是一项比较古老的仪俗,宋以后比较流行,其用意在避“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代新娘一下轿(车)撤红纸屑,或许就是由此而来。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生活会越过越红火。落轿以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拍打喜轿三次,称“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破煞”,也是避邪驱祟的意思。
新娘从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这种习俗在唐代就普遍存在了。到宋代,人们娶媳妇,轿子进大门,也是“传席以人,弗令履地”,这种仪俗的用意,即传宗接代。清人笔记《不下带编·卷二》记载说:“今杭俗用米袋承毡,名曰:传袋,又曰'袋袋相传,以袋隐代’。”
近人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记述了浙江的传席风俗:“新妇进门,布袋铺地,辗转更换,令步其上,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出轿时,用米袋直铺至花烛前,新娘脚踏米袋,曰步步高、代代好。另外,一些地区有跨鞍的仪俗。新郎要跨过马鞍,“鞍”与平安的“安”谐音,这个仪俗的意义就是祝福新郎新娘平平安安。
接下来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仪式,那就是拜堂。俗称“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拜堂的仪俗繁杂,五彩缤纷。西北一些地区还有所谓“拜人”,所拜的都是来客中已经准备礼钱的,诸如新郎的姑、姨、舅、叔等。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syy/9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