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牛车日益风行,连北魏皇帝出行时乘坐的大楼辇,也要“驾牛十二”。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比两晋有过之而无不及。北朝如此,南朝亦不逊色。因为贪求舒适,醉心享受,各种高级牛车的风行,汉代招车系统的那类马车完全绝迹。骑马或乘马车的人,反而会被别人弹劾。有的士大夫从来就没见过马。乘牛车之风习,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
北宋驾车以牛为主,间有骡、驴自两宋始,乘轿之风渐兴,统治者畏惧乘车之颠簸,而醉心于坐轿之舒适,出行时但求安稳不求快速。由于两宋对制车业极不重视,致使我国古代制车技术自此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宋人或骑马或乘轿,极少乘车,因此宋代的制车业便主要以制造载货的运输车为主。这种载货的车当时称“太平车”
太平车的行走方式与以前的车不同,即由人驾辕,牲畜拉车,缰绳一端缚绑在骡颈的轭套上,另一端缚扎在车轴上。显然采用这种人驾辕、骡拉车的系驾方法,车速是很慢的,是作为短程运输之用的车。当时还有一种用于长途运输的载货车,叫平头车。平头车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本,“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东京梦华录》卷3)。这种车一般是一牛驾辕,辕牛前有拖曳的三牛或四牛。车身高大,轮与车厢齐平,车厢上加拱形卷篷,在长途跋涉时以防货物遭雨淋和日晒。卷篷和车厢之间有一隔板,似为堆放车夫的行李物品处。车夫在一旁行走,用手牵牛鼻绳。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srm/9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