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二十七庚寅乾下震上
谶曰:惟日与月,下民之极。应运而生,其色曰赤。
颂曰: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历史又翻过一页,《推背图》也翻过一页。
朱元璋乐颠颠地跑到了舞台上来。
惟日与月,下民之极。
应运而生,其色曰赤。
日月为明,赤色成朱,元璋这两个字在哪儿呢?
朱元璋是后来改的名字,朱重八才是他的本名。
估计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没有考虑到弄个皇帝做做,这工作距离他的个人条件实在是太远了。少年时代的他主要考虑的事情就一个:弄份能够填饱肚子的工作来干,甭管干什么。
经过认真仔细地研究,他选择了做和尚。
和尚这活好啊,天底下吃饭不干活的差事还真不多,但和尚就是其中的
一个。和尚管别人叫施主,意思是给别人送钱的傻哥们儿,你不傻怎么会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给和尚花?就算你信佛,你信你的得了,跟和尚有什么关系?
信佛的未必做和尚,做和尚的未必信佛。
这是人世间一个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但当时好像没多少人明白这个。
所以朱元璋才先做和尚,后做皇帝。好好看看这两个职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干活白吃饭。
人第一次正确的选择,往往会主导着此后的人生。这个规律,在朱元璋身上体现得再也明显不过了。
但从和尚到皇帝,也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世上的和尚多了,有几个做成皇帝的?倒是有许多皇帝,弄不明白了跑去做和尚。连和尚的始祖释迦牟尼也是一个王子,可知这世上的事情,例外极少。
但朱元璋仍然是一个例外。
他怎么就把自己混成了一个皇帝呢?
这事说来话长,大多数皇帝,你得先把投胎研究明白了,先投生到皇帝家。投错了门路,这事多半要砸锅。但即使是投生到了皇帝家,你也得有点真本事拿出来,让老皇帝看你特别地顺眼,哭着喊着非要让你继位不可,这样才行。否则的话,不但皇帝没得做,连小命都悬乎。
但是一个开国皇帝,他至少,要比这世上的绝大多人有着更多的智慧,与更多的权谋心智。
这些玩意儿少了一点,也没办法成事。
“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汤沸。”我们瞧着和尚幸福,但朱重八先生却是这样评价自己当时的心境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做和尚不是蛮好的吗?怎么就如蓬逐风了,又哪来的沸汤浇他老人家的心呢?
162
沸汤浇心什么滋味?
很明显,朱元璋是一个敏感脆弱到了极点的人。要知道,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活一辈子也没体验过沸汤浇心的滋味,你踢一条狗一脚,那条狗会幸福地大叫一声,可是你踢朱重八先生一脚,他的心就如沸汤浇洒。
如果我们天天拿沸汤浇洒一个人的心,发展下去情形会怎样?
结果有两个,一个是这个人无法忍受天天沸汤浇心的痛楚,一头撞死。
另一种结果是,他会咬牙发狠一刀宰了你。
朱元璋是后一种人。
而且时代为他创造了优越的宰人条件。
大元腐朽。
腐朽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朽起来那是非常的耐人寻味的。宰相脱脱的弟弟率精兵三十万讨伐红巾军,未及交锋,三十万大军自己就先乱了起来,自相践踏,争先逃命,统帅吓得魂飞魄散,上马疾逃,地方官揪住马缰不放他走。这位统帅大怒,曰:难道我的命就不是命?一刀砍了地方官,一溜烟地逃回了京师。宰相脱脱了解到这种情形,急忙去向皇帝汇报:我靠,皇上,咱们又赢了,大捷!皇帝乐得眉开眼笑:大捷好,我早就知道你弟弟有本事,赏他几个美女!
实际情况是,到了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元人基本上就没有给他添什么麻烦,因为元人自己窝里掐成了一团,所以朱元璋的主要对手,始终是想趁这个机会狠捞一票的草根们。
这意思就是说,元人们已经不想再陪大家玩了,无限花花江山,你们谁爱要谁就拿走。
所以当时朱元璋肯定是这么想,我靠,我不就是做个和尚混口饭吃吗,你们凭什么老拿沸汤浇我的心?凭什么啊!那我就不做和尚了,我去做皇帝,与其天天让你们拿沸汤浇我的心,还不如让我来浇浇你们。你以为我不会浇是不是?
伤自尊了。
朱元璋是浇心第一高手,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和尚的白吃白喝生活是以自尊换来的,而朱元璋偏偏又敏感脆弱,这种人哪怕是做了乞丐,你也得跪在他脚下恭恭敬敬地把残羹剩饭供上,否则他就会觉得自尊受到了伤害。所以
他们的性格特别容易走极端,而这种极端的性格,在极端的时代可就占到了大
便宜
纵览朱元璋一生的事业历程,就两个字:极端。
极端的性格加上愚蠢,这种类型的生物我们时常见到。但极端的性格加
上智慧,这种类型的生物,就不是那么容易见到了。
朱元璋正是后一种。
乞讨般的僧侣生涯赋予了他过人的世相观察眼光,要知道他每天都在研究人琢磨人,要从行色匆匆的行人之中辨识出愿意施舍他一口剩饭的和根本没这个意思的人,如果他弄错了,遭到了呵斥和羞辱,于是他就“心滚滚乎汤沸”。想来他弄错的时候还不少,所以如果他想避免这种情形,就必须培养起自己更加过人的智慧才行。
他的智慧养成了,就走进了郭子兴的军队中。
据说徐达在那里一眼就发现了他:我靠,这家伙厉害,我就跟着他干了,等他做了皇帝,怎么也不会少了我一只鹅吃——徐达替朱元璋卖了一辈子命,晚年背部生疸,医生吩咐不可以吃鹅,于是朱元璋就派人给他送了一只鹅去。徐达流着泪把鹅吃完,一闭眼咽气了。
徐达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心滚滚乎汤沸”。
与朱元璋相比,徐达不是一般的没有眼力。
但如果说徐达没有眼力,那些追随陈友谅、张士诚与方国珍的人,又怎么说?
只能说,皇权制度是天底下最扯淡的制度,这种制度只允许一个人舒服,其余的人都只能是“心滚滚乎汤沸”,在这个制度面前,那是神仙也没辙不汤沸的。
一眼就辨认出朱元璋肯定是将来那个不汤沸的人,除了徐达还有郭子兴,老郭当时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奇事,因为朱元璋只不过是一个小兵而已。
还有汤和,他是千夫长,却每天毕恭毕敬地跟在朱元璋身后。所以到了汤和的晚年,等朱元璋让所有人都汤沸了,最后还准备汤沸他的时候,汤和自
己抢先一步死掉了,让朱元璋汤沸了一把。
薪露头角。
164
朱元璋拉起了自己的队伍,但这时候传来消息,郭子兴被他的手下逮起来关在地窖里了。为什么要逮老郭呢?无非是争夺让别人汤沸的权力罢了。说过了,这种游戏规则决定了赢家只有一个,所以大家不撕破脸皮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朱元璋的极端性格起了作用,他返回郭子兴营中,在众目睽睽之下跳下地窖,将郭子兴背负上来,然后他又把自己的兵马全部交给郭子兴统领。郭子兴怎么好意思这么干?所以他急忙死掉,避免了以后的尴尬。
朱元璋的极端性格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还是在于他与陈友谅鄱阳湖血战之中。当时朱元璋的部将都非常害怕陈友谅的实力,要知道,在这一战中,陈友谅投入了六十万人马,而朱元璋只有他的三分之一:二十万人马。
这是一场输多赢少的战争,是一场死多活少的赌博。
所以大家建议先打张士诚。
张士诚的兵力明显弱于陈友谅,这且不说,张士诚又贪恋女色,部将比他更贪,连打仗都要带许多女人,就在军营里大摆“天魔舞阵”,不晓得这个天魔如何一个舞法,总之很是刺激人的想象力。所以朱元璋的部将们建议干掉张士诚,顺便弄清楚这个“天魔舞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好奇啊,这个可以理解。
但朱元璋不同意。
他就是要先和陈友谅玩命。
后人评价说他有战略眼光,战略个头,这只不过是他的极端性格所决定的。
朱元璋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做就给做绝。
你们想打张士诚,不就是避免汤沸吗?不行,我偏要打陈友谅,让你们汤沸个痛快!
最了解朱元璋这种极端性格的人,应该要数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了,这家伙是张家的千里驹,有勇有谋,智慧过人,可惜在一次和朱元璋部发生的恶战中负伤被擒。他在狱中绝食而死,临死前托人将密信带给张士诚,叮嘱张士诚万不可对朱元璋抱有什么幻想,宁肯和元人合伙,也不能听朱元璋的摆布。
性格过于自我、过于敏感的人不好共事。
但是朱元璋手下还是有那么多的人马,二十万人。不好共事他们怎么来了?
他们找死来了。
他们是为朱元璋登天子之阶铺垫台阶来了。
所以,等待他们的,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加官晋爵,只有一场接一场的血战,只有一次比一次更甚的汤沸。
这就是朱元璋的性格。
也是他的想法。
打张士诚没有把握,打陈友谅更没有把握,说来说去都是没把握。如果打张士诚,就要冒两次险,失败的几率大大提高,那还不如死马当成活马医,恶搞一次过把瘾算了。
于是鄱阳湖血战拉开了序幕。
朱元璋赢了。
他没办法不赢,替他手下的将士们想一想吧,二十万人对六十万人,这些人的感觉铁定的都是“心滚滚乎汤沸”。
那还不如一赌气,拼死拼活算了。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活下命来,还可以享受一下荣华富贵。
他们想得倒美。
跟着朱元璋,他们这一生就注定了要“心滚滚乎汤沸”。
名将朱亮祖,一生追随朱元璋,但因为袒护一个小小的市霸,与地方官产生冲突,被朱元璋察知真情。便吩咐朱亮祖,去把你的儿子带来。这事跟朱亮祖的儿子有什么关系?
是没什么关系,但只有儿子遭难,才能叫你“心滚滚乎汤沸”,朱亮祖父子被乱鞭打死在金殿之上。
大将傅友德的遭遇更惨,他有三个儿子,一个替朱元璋卖命战死沙场,另外两个儿子则成了朱元璋的最爱。可是忽然有一天,朱元璋召傅友德议事,话题说的就是他的两个儿子“简慢无礼”。傅友德站起来想解释一句,朱元璋怒吼一声:你站起来干什么?谁让你站起来的?傅友德只好坐下。然后朱元璋吩咐傅友德:去把你的两个儿子叫来。傅友德刚刚走到门后,后面有卫士追上来,递给他一把剑:陛下赐二位公子死。傅友德脸色惨白,出去亲手斩下两个儿子的头,回来见朱元璋,朱元璋却冷冰冰地说道:你这种脸色是什么意思?
难道你敢怨恨我吗?真不知道朱元璋问出这句话来的时候还有没有一点点人性,逼人亲手杀子,难道还要让别人感恩戴德喜笑颜开不成?傅友德当时怒吼
6
6
1A
一声: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命吗?我给你。横剑自刎当场。
这个傅友德,真是个猪脑袋,仅仅是要你们一家人的性命能满足得了朱元璋吗?他要的是让你“心滚滚乎汤沸”。
比傅友德更惨的是刘伯温,这位传说中前知五百年后知八百年的人物,他狗屁也不知道,照样被朱元璋玩弄得“心滚滚乎汤沸”。朱元璋为了折辱他,派去一位侍女监视他,还逼迫他每天抄写一篇没用的文字,刘伯温开始时傻傻地抄,但朱元璋却不检查,就是让你懈怠下来。刘伯温果然懈怠了,不再抄那篇折磨人的玩意儿了。这时候朱元璋突然要看他的抄写,刘伯温目瞪口呆。不
承想朱元璋派来的监视侍女竟然爱上了刘伯温,始终替刘伯温抄着呢,结果这些抄件交上去,还是被朱元璋看出破绽。
猜猜他干了什么?
放过了刘伯温,却杀掉了那个侍女。
就是要让你“心滚滚乎汤沸”。
但是朱元璋是不会认同这个解释的,圣明天子自有圣明天子的花样。因为他过于残忍地杀戮重臣,连太子都看不下去,出言相劝。朱元璋当即将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地上,让太子去拿。可是棍子上有剌,太子没办法伸手,于是朱元璋冷笑着说:我是在替你拔刺。
听起来是那么一回事。
这么说起来朱元璋把事做绝做狠是有道理的了?
没那么简单!
不久朱元璋死,太孙继位,是为建文帝。但是建文帝的叔叔朱棣却想过过皇帝瘾,于是起兵“靖难”,这时候建文帝傻眼了,因为名将重臣全都被朱元璋玩死了,刺都拔光了,建文帝手下竟无可用之兵,结果他成了朱元璋极端性格的牺牲品。
孔子早就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话不就是说给朱元璋听的吗?他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tbt/lbwtb/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