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宣帝时代,象数易即崛兴,开先河者为儒家易的孟喜,孟喜改变师法,为当时的人所非难,不过,即使孟喜采取阴阳灾异之说,但他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儒家易的思想,所以他便与阴阳家不同。由是孟氏易不能说为阴阳家易,只宜称为象数易。 孟喜而后,象数易又发展成为派别,除孟喜外,尚有焦延寿与京房一派、费直一派、高相一派,共为四大流派。此中费直一派实在仍然是儒家易,象数的成分不多,今存世只有一篇说"分野",即是说十二宫与值二十八宿。 及至东汉至三国,著名的象数家还有马融、郑玄、荀爽、虞翻、王肃、蜀才(范长生)诸家,各自成立易例。至今只有郑玄、荀爽、虞翻三家保存的易例尚多,其余诸家便只留下零星的资料。 象数易至魏伯阳用《周易》说炼内丹,王弼扫除象数尽说义理,便可以说大为没落了,后代易家于是便有义理易的学派,由于这派说义理,人人可说,所以被人讥为"作文之体";此外还有道家易,牵涉入内丹与外丹之中而以内丹为主。所说的象数;由是分为两篇;一、基本象数,这亦是儒家采用的象数,它原为《周易》本身所具;儒家只是将它发挥出来,不必再增添一些什么。二、汉易象数,这即是汉代象数家的踵事增华,根据自己的理念,成立一些象数例,用以说阴阳灾异以及作占筮之用,但后来则变成用来注经。象数易在清代复兴,但在近代又逐渐衰落,不过到了近年似乎又有复兴的趋势。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qw/zgz/1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