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八字 > 八字命理 >
分享到:

八字命理

自然生态模式下的气的运行规律

2023-09-18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八字命理 | 点击:

阴阳,从辞源上来讲,就是跟日光有关。“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阳光的照射。若没有了阳光,那是永久的寒冷和黑暗。阴、阳爻作为卦爻符号模型中最基本的符号,刻画阳光的照射,可谓与生俱来的专长。中国地处北半球。地球自转,同时围着太阳公转。但地球自转的轴线并不垂直于它的公转轨道面,它是倾斜的,成23 27'的倾角,即赤道圈跟黄道圈之间有这么一个黄赤交角。这个交角正是产生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的原因。太阳正照北回归线时,则为夏至,对身居北半球的人来说,这是H照最长的一天;太阳正照南回归线时,则为冬至,这是日照最短的一天。太阳正照赤道时,就是春分或秋分。卦气说正是抓住了这个显著的特征下手的。比如十二消息卦,用复卦对准了冬至点,它最下面的阳爻,表示“一阳来复”,因为从冬至日后,H照开始变长了。跟夏至点对应的是娠卦,它最下面的阴爻,表示阳极返阴,从夏至日后,日照开始变短了。春分和秋分分别对应的是大壮卦观卦,前者描写阳气(即光)逐渐壮大的中途状态;后者描写阴气(即暗)逐渐壮大的中途状态。对于大自然来说,日照是温暖的源泉:一分阳(光)对应一分热,一分阴(暗)对应一分寒。十二卦消息卦十分形象、十分准确地用阳息阴消和阴息阳消的循环往复,标记了天地自然之气关于日照的内容。

日照是重要的,是本质的,但不是自然生态的全部。因为阳光射在大地上,是通过光热效应在地面上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什么样的环境自然会影响到它不同的效果。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冬至过后,虽然白天开始变长,但最寒冷的日子并没有过去,春姑娘还没有来到。-年天气最冷的日子,要到小寒、大寒数九严寒的时候。立春才是春的起点。同样,夏至以后,白天开始短了,但最热的日子并没有过去。接下来的小暑、大暑,才是大汗淋漓的时光。要告别酷暑,得等到立秋。《内经》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我们的先人已经敏锐地观察到并且指明了这个事实:从冬至阴(暗)之极,到大寒寒凉之极,需要三十天,到立春则需四十五天,即三个节气的时间;从夏至阳(光)之极,到大暑炎热之极,也要三十天,到立秋,则需四十五天,也是三个节气的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呢?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作了解释:“然而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盖以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實。”?这是说明阳气还要有一个气化的过程。或者说,天气还要跟地气产生交互作用,才能形成人们实际感受到的地表的气候状态。这使我们想到古人所谓“天有阴阳,地有五行”的话了。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天有阴阳讲的正是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卦爻符号模型正是通过卦、爻象,刻画了由阳光对于北半球的照射而产生的阴阳变化状况。这阴阳是形成自然生态的源头。然而,仅论天还不够,还需要论到地。这个地不在别处,而正是古老的中华大地。

当时的中华大地究竟是怎样的范围呢?对于中华先民活动的区域,《尚书●禹贡》中就提出了“九州”的版图,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吕氏春秋》对此有比较确切的划分:

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这个区域大致包括燕山山脉以南,五岭以北,西及青藏高原,东到海岸线的广大地区。面积约在30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是自上古以来,中华先民着力开发的地域,是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对于这个地域及其生态的基本状况,古代先哲作出了“地有五行”的描绘,即按五行来作出系统的配置:

木一一春一一东方一一风

火一一夏一一南方一一署(热)

土一一长夏一一中央一一湿

金一一秋一一西方一一燥

水一一冬一一北方一一寒

首先,这个处于东亚大陆的地域属于北半球的温带一暖温带,具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气候。它的中央位置,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带,或者说是古代九州之中的豫州,即今日河南以及它的周遭地区。位于河南北部的安阳,是目前确认的最早的故都--殷墟所在地。从那时开始,一直到隋唐以及北宋,历代国都始终在中原徘徊。时而在西安一带(威阳,长安),时 而居洛阳、开封。这是当时最富庶的地方。以此中土为中心,将南、北作“火一夏一南方一 暑(热)”和“水一冬一 北方一寒”这样的匹配,大概是没有多大疑义的。

那么为什么东、西分别跟木、金匹配,而不是相反的搭配呢?这就跟中国的地形、地貌直接有关联。历来就有所谓“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0之说,它指明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峻岭,沿海则多平原丘陵。山脉多东西走向,故河流也多东西走向。东部紧临沧海,降雨量充沛;西部内陆干燥,降雨鱼稀少。正是从这样的经验事实出发,我们的先人把木跟东、金跟西相联系,就不难理解了。

这里要进一步讨论天有阴阳跟地有五行的相互作用。前面谈到,天有阴阳本质上是太阳的照射(即光和暗,热和寒)。由于它是照射在中华大地上,于是产生了五气一风、鲁(热)、湿 燥寒不同的气候状态。从现代气象学来说,寒热.是气温;燥、湿,是湿度;风,则是气压的不同而形成的气流。这里,气温是决定性的,是主导。湿度和气压的变化,都是受者气温的影响而变化的。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南、北之别显然是热和寒;而东、中、西之异则是风、湿、燥。同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形地伸人大海,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造成气压的差异,季风现象明显,夏季多来自太平洋混润的东南风,冬季多自西伯利亚南下的T燥寒冷的西北风。这是就宏观方面来说的。

若就中原而言,可以用西安的气候为例的。这里可分为六步(各两个月),跟《内经》“主气”(指常规的变化)物合:大寒至春分,是风季(此时期,风沙大作);春分至小满,是热季(气候温润);小满至大暑,是屠季(气候炎热);大暑至秋分,是湿季(主要指黄梅雨季);秋分至小雪,是燥季(雨湿迅速转向干燥,气候凉爽);小雪至大寒,是寒季(寒冷干燥〉。简而言之,即:风一热一 暑 一湿一 燥一 寒。 而这六可归为五,因为暑以热为主。

事实上,古代中国本身幅员辽阔,在同期的世界文明故国中,罕见其匹。因此,不可能用一种十分精确的气候模型来概括所有区域。如果将宏观的和中原本身的气候综合起来,以春一风、夏一 暑(热)、长夏 一湿、秋一燥、冬一 寒 的对应,编织进五行的网络里,还是十分熨帖的。

至于前面提到的冬至以后或夏至以后,天气阴阳和地气寒热之间最大相差三个节气(四十五天)的现象,那是由于大地本身有一个积热或积寒的过程。这不仅体现了古人所谓“天道速,地道迟”的道理,同时也验证了古人“天气下降于地,地气上腾于天”的气交位易的说法。

显然,在于支符号模型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阴阳五行的网络,而这个网络又映射着一个古代中华的自然生态模式。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说明这个模式不是一个先验的模式,也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宇宙模式,更不是迷信或无中生有的编造,而是实实在在、道道地地跟古老中国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特殊地理环境下的自然生态模式。正是这个模式构成了干支符号系统内在信息的框架。

由此可见,干支符号模型所包含和表述的正是古代中华自然生态模式下的气的运行规律。与之对比,卦爻符号模型则有偏颇之处,它强于表述天有阴阳,而弱以描写地有五行了。今天看来,传统命理学的最初探索者以干支符号模型作为自己研究和描写的工具,这个有决定性意义的选择,充分表现出他们高度的窖智,不能不叫我们对自己的先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既然作为历法记时的干支符号模型是传统命理学的契人点,而它的完备以及周而复始地使用,实始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颁布的四分历,那么,传统命理学的实际研究就不可能早于东汉中期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bzml/9726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八字命理推荐
【公告】炎黄八字高级班招生说明

【公告】炎黄八字高级班招生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

纪晓岚八字分析

纪晓岚八字分析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晚号石云,乾隆年间进士,贯通白家之术…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