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无记,佛怎样对待难以回答的问题
佛教:无记是指一种态度,具体是指佛对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不作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回答而是先搁置起来的态度。
佛教中无记的意义
在佛教产生的时候,印度哲学界派别林立,对待同一个问题,各派之间往往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在释迦牟尼看来,这些问题都应当对之以无记的态度,即这些问题的完全相反的两种答案都不能表明事物的实际情况,都具有片面性,都不是完全的对或者完全的错,对待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搁置起来不要再做无意义的争论。他还举一个例子来比喻说明他的观点,他说,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当务之急,就像一个人中了箭应当立即拔箭治疗,而不是讨论弓箭的构成等问题。不过释迦牟尼的无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他对一些关于佛教基本教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给出了具体的、明确的答案的,比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等。
无记与中道的关系
无记与中道实际上都是一种佛对待和分析问题的态度。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说明了在对待和分析问题时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不要一概而论走极端。区别点在于,中道所分析的问题是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是要给出具体而明确答案的问题。无记所适用的问题是一些佛教用来否定别派的观点但自己又无法回答的问题。
十无记和十四无记
关于无记问题的范围,主要有十无记说和十四无记说两种。
(一)十无记。十无记说又称“十难”或“十问”。分别是:世间常住、世间无常、世间有限、世间无限、我身是一、我身是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二)十四无记。十四无记又称“十四难”或“十四问”,分别是: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常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命身一、命身异。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fjcs/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