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诉我们要这样生活
克己是佛教伦理观中很重要的一点,它全面地表现了佛教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要求。所谓克己是指克制自己,具体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要克制自己的行为、要克制自己的意识。
去除三毒是克己的直接原因
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人们认清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佛教认为,人之所以总是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是因为人总是摆脱不了烦恼。烦恼虽然有很多种,但可以归纳为三类,即贪、嗔、痴,总称为“三毒”。在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经典《大智度论》中对这三者给出了明确的说明,书中说:“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世俗世界中有益于我的东西的贪恋和追求就是贪;自己的贪念不能满足,就生愤恨之心,这就是嗔;而产生贪和嗔的根本原因是无明(无知),这种无明就是痴。这三种烦恼(三毒)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啊!所以佛教认为要摆脱轮回、达到涅$^就要努力去除这三毒。而去除三毒的方法就是克己,即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意识。把自己克制住了,这三毒自然也就没有了。三毒没有了,自然就摆脱轮回之苦了。
克己表现为戒、定、慧三学
佛教的克己思想主要表现为戒、定、慧三学。所谓戒,是指佛教的戒律,是佛教信徒都要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都对佛教信徒的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佛教信徒正是通过对这些戒律的遵守,达到对自己欲望的控制。所谓定,是指不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更要在内心当中约束自己的意念,化被动为主动。慧,是指达到了克己的最高境界,彻底消灭了欲望,认清了轮回,具有了飞升涅槃境界的能力和智慧。从以上可以看出,克己所表现出的戒、定、慧三种形态是一个依次上升的关系,即从最低级的、强制约束自己外部行为的“戒”到中级的、约束自己内心欲念的“定”再到彻底消灭欲望的“慧”。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gs/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