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禅定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你们诸位比丘,如果能够摄心的话,你的心就能住于定境;心能住于定境,就能够知道世间的生灭法相,所以你们应该经常精进、勤勉地修集一切层次的禅定。如能得定,心则不乱,就像是爱惜水的人家,会好好修建池塘的堤防一样,修行的人为了爱惜智慧的水,所以要好好修习禅定,使智慧之水不会漏失。这叫作定。
这是紧接着上段经文而说的一I二面讲摄心,亦即收摄自己的心念,不使它忘失或散乱,在日常生活中,就不会受五欲的侵害。但是掇心的功能在于入定,定有世间的四禅八定,与出世间的无漏定(灭尽定)。在定中可能有两种状况:一是住于一念,心外无境.心内没有攀缘,只止于一;二是入定之后,因为没有了自我中心所做的主观的分别、执著、判断、比较,所以对身心之外的种种现象能明察秋毫,了知生灭无常、变化不已的真相,同时,对自己心念的微细行相的生灭无常,也都历历分明,因为五蕴中的行蕴是通于微细的定境的。如果已经进入出世间定,那是用空性的智慧来观察一切法的现象,这不一定是神通,而是智慧,得世间定而有神通的人,不一定对心念的微细行相能觉察明了。因此,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修禅定,而修禅定的功能,在于开发智慧和维护智慧的不失;唯有开显了无漏的智慧,才是修行圣道的目的。
智慧,梵文jfiOna,译作“智”,praj矗a译作“慧”。智是决断,知俗谛;慧是简择,照真谛。或谓:“慧门鉴空,智门照有。”智慧是通于世出世法的,破烦恼是空慧,化众生是智力。总之,这是已证无漏圣果的人所拥有的功德。
漏,梵文Osrava,是烦恼的异名,因为有烦恼就会有流注和漏泄的功能,所以有烦恼就像储水的器具有漏洞、房舍的屋顶有漏孔。因此,凡是世间的一切境界都是有漏的,若能不受世间一切境界的现象所动,即进入烦恼的寂灭,名为无漏。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qj/fyjj/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