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概述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金刚经》梵文本在中国、日本、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中国吐鲁番等地并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译本出土。此经传入西方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1837年修弥笃根据藏译首次译成德文,1881年马克斯·缪勒将汉文、日文及藏文译本加以校订,译成英文,收入《东方圣书》第49卷。1957年爱德华·康芝又再次译成英文,收入《罗马东方丛书》第8卷。达尔杜根据据梵文并对照中国满文译本,译为法文。日本宇井伯寿、中村元等曾多次译成日文。[1]
(若有人持受金刚经者先须至心念净口业等真言然后启请八金刚四菩萨名号所在之处常当拥护)
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nā)无(mó)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净口业真言注音:
ōng,xiū lì xiū lì,mó hē xiū lì,
xiū xiū lì,sà pó hē。
净身业真言
唵 修哆利 修哆利 修摩利 修摩利 萨婆诃。
净意业真言
唵 嚩日啰怛诃贺斛。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净三业真言注音:
ōng,suō wá,pó wá shú tuó,suō wá dá mó
suō wá,pó wá shú duó hàn。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安土地真言注音:
ná mó sān mān duō 。mú tuó nán。
ōng 。dù lu dù lu 。dì weǐ suō pó hē。
普供养真言
唵ong 哦yē哦yē曩nǎng 三sān婆pó缚wá 伐fá日rī啰là斛hòng
奉请八金刚
奉请 青除灾金刚(除一切众生宿世灾殃,主大海)
奉请 辟毒金刚 (除一切众生瘟毒病患,主灾毒)
奉请 黄随求金刚(令一切众生所求如愿,主功德)
奉请 白净水金刚(除一切众生热恼苦,主一切宝)
奉请 赤声火金刚(除一切众生无明见,主生风)
奉请 定持灾金刚(除一切众生灾难苦,主琉璃)
奉请 紫 贤金刚 (令一切众生开悟解,主坚牢)
奉请 大 神金刚 (令一切众生智芽成就,主龙)
奉请四菩萨
(四无量心亦名四智,一大圆镜智,二妙观察智,三平等性智,四成所作智。)
奉请 金刚眷菩萨(慈也)。
奉请 金刚索菩萨(悲也)。
奉请 金刚爱菩萨(喜也)。
奉请 金刚语菩萨(舍也)。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1]
2经文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无尽藏真言: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般若无尽藏真言注音:nā mó bó qié fá dì,bō lì rě,bō luó mì duō yì。dá zhí tuō,ōng,hé lì,dì lì,shìlì,shù lǔ zhī,sān mì lì zhī,fó shè yì,suō hē。)
金刚心真言: 唵,乌伦尼,娑婆诃。(金刚心真言注音:ōng,wū lún ní,suō pó hē。)
补阙真言: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补阙真言注音:nā mó hē là dá nà,duō là yè yē。qié là qié là。jù zhù jù zhù。mó là mó là。hǔ là,hōng。hè hè,sū dá ná,hōng。pō mò ná,suō pó hē。)
补缺圆满真言:唵,呼嚧呼嚧, 社曳穆契, 娑诃。(补缺圆满真言注音:ōng,hū lú hū lú,shè yì mù qiè,suō hē。)
普回向真言唵,娑摩啰,娑摩啰。弭摩曩,萨缚诃。摩诃斫迦罗嚩吽。(普回向真言注音:ōng,suō mó là,suō mó là,mǐ mó nǎng,sà pó hē。mó hē zhuó jiā luó wá hōng。)
金刚赞: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回向偈:发大菩提心,地狱放光明。人天得解脱,三界复清净。我及诸众生,罪障悉消除。安隐得如意,身心无挂碍。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3译本
次序[2] 朝代 译者 译名 派系 大正藏般若部位置 备注
首次译
后秦
鸠摩罗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中观派
第八部·第二三五卷
流传最广
第二译
元魏
菩提流支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六卷
第三译
陈
真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七卷
第四译
隋
达摩笈多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八卷
大正藏中有两译本
第五译
唐
玄奘
《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
唯识派
第七部·第二二零卷
第六译
唐
义净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九卷
本经为鸠摩罗什首次译出。在六译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其后的五译是同一法相学系的诵本,如菩提留支译,达摩笈多译等,都是依据无著和世亲的释本所译出的。只有鸠摩罗什所译,是中观家的诵本,所以每种译本彼此间都有有不同的地方。本经的印度原本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出入,玄奘的译本也有与无著、世亲所依本的不同处。
4弘传
首译者及其翻译
本经的普遍流传是鸠摩罗什首译本。鸠摩罗什译为童寿。父亲是印度人,后来移居龟兹国,母亲是龟兹国公主。母亲生他不久便出家,罗什也就出家。幼年到北印度迦湿弥罗修学声闻三藏。回龟兹时经过莎车国,遇到大乘学者须利耶苏摩,转而归向大乘,鸠摩罗什回龟兹时已经是英俊饱学的法师。苻秦王苻坚派吕光攻打龟兹,迎接鸠摩罗什来华。吕光攻破龟玆后护送鸠摩罗什回国,在半路上得到苻坚淝水战败的消息,吕光即宣告独立,国号西凉,在今甘肃西部。等到姚秦兴起,国王姚兴信奉佛法,特派大兵攻西凉,这才迎罗什到长安。当时的佛教优秀学者都集中到长安,从鸠摩罗什禀受大乘佛法。鸠摩罗什便一面翻译一面讲学。鸠摩罗什所翻译的大乘经论很多,如般若、法华、净名、弥陀等经,智度、中、百、十二门等论,信实而能达意,文笔又优美雅驯,在翻译界被认为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所以,鸠摩罗什的译典,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扬。
弘通盛况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 都有注疏。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本经结有深厚的因缘。传说参礼黄梅的六祖慧能,就是听了本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六祖以前,禅宗以楞伽印心,此后金刚经即代替了楞伽。宋代出家人的考试,设有金刚经一科,可见其弘通之盛。
盛传原因
中国佛教的特点:一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於从定发慧的体悟。二好简易, 国人的习性好简,卷帙浩繁的经论,极难普遍流通。本经既重般若的悟证,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的盛行起来。
5经题
金刚
种类
1.金刚宝,如菩萨宝冠所庄严的。能破一切而不为所坏。
2.世间金刚石之类。世间的金刚,虽不易破坏而还是可坏的。
寓意
玄奘派认为:金刚比喻烦恼,像金刚一样坚固的烦恼,能被般若所断除,所以译为“能断金刚(的)般若”。
罗什派认为:金刚比喻般若,像金刚一样坚固的般若,能破坏一切虚狂妄执,而不被妄执所坏。
金刚本有两类:能破一切而不为所坏的金刚宝,虽坚强而还是可坏的世间金刚石,所以喻般若或喻烦恼,都可通。
般若
三种般若
实相般若:实相指诸法如实相(大乘层面上的“真相”或“本质”),不可以用有无等来叙述,也不可以用彼此、大小等去想像。实相是离一切相(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而无可取著的。因为凡夫的所知所见是被戏论所乱的虚诳妄取相,所以不但不能见如实空相,也不能如实了达如幻的行相。大乘佛法宣说,空寂本相和缘起假相,都是如实的。但是并非凡愚的乱相和乱识所得,必须离戏论的虚诳妄取相,而归于“空无所得”。所以所说的实相侧重於如实空性。
观照般若:观照即观察的智慧。佛教认为,世间凡夫的智慧具有高度和带来便利,但偏於事相且含有杂染,所以并非般若;外道的智慧为邪智邪慧而不得解脱,也不是般若;二乘行者的无我无我所慧能解脱生死,可以称为般若而并非般若经所说的般若。而离此三种,菩萨大悲相应的平等大慧,才是悲智不二的般若。决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
文字般若:指佛所说的言教的表显形式。凡能表显意义,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笔墨所写,口头所说,以及做手势,捉鼻子、竖拂、擎拳等,都属于文字。
名字由来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本来是世间旧有的名词,是指向智慧而言的。大乘佛教所讲的是“正觉现证”的“实相”,认为世间“般若”一词的名义不能恰当定义和概括。但是化导众生又不得不利用世间的文字语言,这需要利用“观慧”作为方便从而达到“如实证知”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还是采用了“般若”一词。但是佛法不承认“般若”一词完备概括了佛法,而只把“般若”作为权宜。针对这点《大智度论》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
作用
三乘所共:般若观慧可以作为解脱生死的工具。而“空无我慧”被认为是解脱道的唯一观慧。
菩萨不共:菩萨不但以空慧得解脱,还以大悲的“无所得慧”为大方便,策导普度众生的万行事业,庄严无上的佛果。
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导万行以入智海,是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
归属
菩萨不共:般若只属于大乘菩萨,是佛为教化菩萨所说。
三乘所共:佛为了熏陶密化二乘,也让他们旁听。从实相和观慧角度上,佛经说三乘都应学般若。
般若是在三乘中是通教的,但只为菩萨。所以般若在一切大乘经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波罗蜜
义解 梵语波罗蜜,译为到彼岸,简译为度。佛法以河流两岸为喻,一边是痛苦轮回的“此岸”,另一边是涅槃菩提的“彼岸”。佛法帮助众生由“此岸”到达“彼岸”,是为度众生。波罗蜜(度)指的是从此到彼的修学过程,不是已经到了。凡可以使得出生死到菩提的,都为波罗蜜。
种类
佛法中谈到解除苦厄的方法,即关於改造错误欲见的方法,六波罗蜜为主要。六波罗蜜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五种波罗蜜,对於苦痛根源的爱见,是不能彻底解决的。般若译为智慧,智慧对于错误的见解可得到纠正,五种波罗蜜也可以得到正当的指导。经上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并以种种功德称扬赞叹。
佛经中或说六波罗蜜,或说十波罗蜜,但真实的波罗蜜只有般若,其他的是“假名波罗蜜”。因为没有空慧策导的布施是一种不清净的布施,所以并非是有助成就菩提的波罗蜜。另外,大乘佛教也同样不承认声闻乘法为波罗蜜。因为声闻乘法并不具备“究尽诸法实相,圆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所以不名为波罗蜜。
经
义解
梵语修多罗,译为经。本义是线,线有贯穿和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 。如来随机说法,后来由结集者编集起来,佛法才能流传到现在。就像线一样贯穿不散,所以叫修多罗。中文的“经”字,本来也是线,如织布有经线纬线。後人以古代有价值的典籍为经,渐渐附以可依可法的尊贵意思,所以佛典也译之为经。
6宗要
《金刚经》的总体脉络,分为两大段,判为二道,二道各有三阶,总共为五阶(五种菩提)
二道
《大智度论》认为,大般若经有两番嘱累,首先宣说般若体,再者宣说般若方便。
智者大师据此分判《金刚经》“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
《金刚经》的二道分判:
“初问初答”——须菩提初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为作解说——宣说般若道
“再问再答”——佛解说后,须菩提再次提问一遍,佛的回答大致相同——宣说方便道
二道,是菩萨从初发心到成就佛果的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
般若道(道体)——发心,修空无我慧,入见道,证圣位,此阶段为通达性空离相——发心到七地
方便道(巧用)——彻悟法性,进入修道,到达佛果,此阶段主要为菩萨方便度生——八地及以上
五菩提
般若无住的现觉,是离相菩提的分证。按照菩提说,二道即是五种菩提。
在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心菩提——发世俗菩提心
发心后依本愿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渐渐降伏烦恼而与性空相应───伏心菩提
折伏粗烦恼后,进而修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
到此即由凡入圣的三阶。这时虽得圣果,还没有圆满,须继续修行┼──明心菩提——发胜义菩提心
明心菩提,相对于般若道来说是证悟;相对于方便道来说则是发心┘
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忍,后修方便道,渐出离三界,达究竟佛果───出到菩提
究竟断除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即圆满证得究竟无上正等菩提───究竟菩提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qj/jgj/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