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家具,即“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是古代中国家具史上的顶峰,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独树一帜。明式家具为何又称“苏式家具”呢?
中国家具随着各个朝代生活风俗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在唐时多为低型,唐以后形式则用榫卯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家具造型体系。明式家具造型简洁、质朴、明快,不雕琢装饰,精致高雅,比例和谐。明式家具有椅凳、桌案、床榻、橱柜、台架、屏座等六类,每类有100多种。
在明代时,尚无流派可言。当时的家具制作,主要集中在以江苏省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苏省的苏州、扬州和松江-带的家具制作名望越来越高,这时候不论是皇宫里用的家具,还是官邸私宅用的家具,都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向四面八方,人们冠以苏式的称谓。所谓苏式,就是在苏州出产的。换句话说,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
苏式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明、清时期,有天堂美誉的苏州,是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清代孙嘉淦《南游记》写道:“阊门内外, 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浑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生产的丝织,刺绣、印染、红雕漆器,琢玉、家具和桃花坞木版画等遐迩闻名。明张瀚《松窗梦语·百工纪》记载:“江南之侈, 尤莫过于吴。....吴制器而美,以为非美弗珍也。....四.方贵吴,而吴益工于器。文献中所谓三吴,指苏州与昊州、常洲,合称三吴,以苏州为首。所谓制器,自然包括家具制作。
苏式家具的发展和风格的形成,还与苏州地区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及特定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吴门]画派,就诞生于此地,明代吴门派四大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都在苏州生活过很长时间。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园林密布,秀甲天下,一时文人汇集。造园成为苏州的一种时尚。明清时期苏州城乡共有园办二百多处,为全国之首。其中不少为文人所构筑,如唐寅(桃花庵)、文震亨、段玉裁、汪琬、吴嘉淦,薛雪、袁学澜等皆在苏州有园。这些文人士大夫追求高逸脱俗的意境,寄情山水花草,对苏式家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式家具之所以脱颖而出,流凤弥漫,确实可以说是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孕育的结果;现存姑苏庭园中的明式家具,无不造型简练,朴素大方,古趣淡雅,似有小桥流水,江南人家的韵味。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szs/9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