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①《中庸》: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中庸》一书主要写的 是中庸之道,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 也。”《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是儒家思想的理论萌芽。虽说早 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但同《大学》一样,《中 庸》受到重视也始于唐代韩愈,至宋代二程、朱熹被发扬光大。《中 庸》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儒学所谓的“中庸之道”,子曰:“中庸之为 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在孔子心中,“中庸”是道德的 最高标准。《中庸》提出了五种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五达道,即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种做人的德行——三达德,即智、 仁、勇。提出要以“三达德”行“五达道”,以至诚之心修养身心,以 达到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便可B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的作者孔伋(ji),字子思,是孔子之孙。如今,历史典籍中 关于孔伋的记载比较少,据说孔伋是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而孟子曾从 学于孔伋。元代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孔伋被元政府追封为“述圣公”,后人因此将其尊为“述圣” „
②偏:偏差。
③易:改变。
《中庸》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之孙孔仮,“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 “庸”是平和不变的意思。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mengxue/sanzijing/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