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周易 > 周易基础 >
分享到:

周易基础

《易》的整理与评述

2023-12-26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周易基础 | 点击:

三位圣人究竟对《周易》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对此,司马迁在《史记》里有交代。《史记》说:“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又《史记》又说:“ 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象》、《说卦》、《文言》。”根据司马迁提供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把三位圣人的知识产权问题稍微理一理:

1.构成《易》卦的两种基本符号“ (阴)”与“(阳)”,以及由这两种符号三叠而成的八种三画卦形——“八卦”最先是由伏羲发明的;

2.在伏羲的基础上,文王将八卦两两相重,得到六十四组各不相同的六画卦形一六十四卦, 并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共三百八十六爻)分别写了《卦辞》和《爻辞》;

3.到了孔子所生活的那个下古时代,民智益开,民心大大不古,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像我们今天看不懂《周易》一样,战国时代的人对着伏羲和文王的杰作,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几乎不知所云了。直到晚年,孔圣人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他为他的当代人着想,又为子孙后代着急。当初的先民们只要接触到了卦象和爻象,自然就能意会它们是什么意思?但是到了礼崩乐坏的列国时代,依然还有这种功夫的人已经寥若晨星了,这怎么能不让他着急呢?

为了方便百姓日常使用,为了不使先王的心意泯灭。这就迫切需要将蕴涵于卦爻象和卦爻辞里秘而不宣的隐意,用尽可能明确的文字将它们一一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孔子“韦编三绝”,发了狠劲。(司马迁说他“韦编三绝”,可知孔圣人把《周易》不知看了多少遍。)孔子的晚年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就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名、《卦辞》和一卦的深旨大意,作出了简明扼要的断语,这些断语后来就被称为《周易》的《彖传》。

(2)对六十四卦《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爻辞》分别作了“象一意”性质的引申和阐释,对《卦辞》的引申和阐释称为《大象传》,对《爻辞》的引申和阐释称为《小象传》。

(3)孔子认为《乾》、《坤》两卦德性至高至大,俨然是《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所以就强根固本突出重点,特别为这两卦写了《文言》。所谓“文言”,就是对《乾》、《坤》两卦加大文饰和赞美。

(4)凭孔子的智慧和勤奋,且又是在周游列国之后晚而喜《易》,“韦编三绝”,琢磨得多了,自然会有不少独到的发现和感受。身为教育工作者,搞了一辈子的文化教育,并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讲给自己的学生听听,或者自己记录下来,自然在常理之中。孔子的弟子们天长日久,精益求精,这就积成了一篇空前绝后的学术论文一《系辞》。 凭良心说,如果没有这篇全面而精群的“周易通论",那么《周易》的失传,一定是不可避免的了。

(5)虽说孔子“尊时王”,却也不愿意割断历史。除了《周易》之外,孔子知道先代的君王还流传下了《连山》、《归藏》这样一些非《周易》系统的其他《易》文化典籍,而且认定它们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瑰宝,所以就像删《诗》修《春秋》一样,将这些更古的古代文献不声不响保存在《说卦》这篇文章里了。

《周易》不是小打小闹出来的,不是灵机一动“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小玩意儿,而是先王先圣费尽周折,通过长期的集体灵慧才陆续完成的。

孔子对《周易》的评述,使《周易》就千古永存了。《周易》的名气大,惹出的麻烦事也多。偏偏就有那么一帮人不买司马迁的账,说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知识产权不能让周文王一个人独吞,《周礼》讲得很清楚,《连山》《归藏》也同《周易》一样,“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两汉三国学案.卷-》说:“考自古说重卦者,郑康成以为神农,史迁以为文王,王辅嗣以为伏羲,孙盛以为夏禹,茫无定论,无所适从。”至于《周易》卦爻辞的作者,有的说文王只写出了六十四卦“卦辞”,而“爻辞”则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周公旦写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zyjc/97610.html


周易基础推荐
离卦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卦卦辞,离:利贞,亨;畜

离卦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卦辞释义 畜:畜养。牝牛…

未济卦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

未济卦卦辞:未济:亨;小狐

未济卦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人生启示 本…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