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推背图》不留名的作者 ,《推背图》并没有署名。历代对《推背图》作者的传说基本是一致的,即唐初的易学大师李淳风、袁天罡。《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有他们的传记。
《推背图》不署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不敢。唐朝法律明令禁谶书,贞观十一年颁布的法典《唐律疏议》对此有明文规定。李淳风这个“大隐隐于朝”的奇才,作为朝中的重臣,在唐朝“禁谶书”的法律下,不署名便是很正常的。如果是别人著的,更不敢“顶风留名”。因为没有正式署名,正史中也未给《推背图》添加作者。
李淳风(602—67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易学术数专家,屈指可数的天文学家,还是唐朝著名的数学家、文史学家。他的父亲李播是隋朝的高唐尉,颇有文采,后来弃官做了道士,自号黄冠子。李淳风深受父亲影响,自幼博览群书,精于术数。
史料记载,李淳风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准确预测日食的科学家,而且精确得不差毫发。他流传至今的专著《乙巳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易学专著。
《乙巳占》中大量的预测学内容被近代一些人视为糟桕,但正是凭着这类糟桕,李淳风能毫厘不爽地推算日食的时刻,还能准确地预知未来。其中详细记述了浑天仪的结构,还准确计算出了冬天太阳相对地球运行加快、夏天运行减慢的数值,早于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
并驾齐驱的易学大师:袁天罡
作为唐初唯一能和李淳风并驾齐驱的顶级易学大师,袁天罡也是《推背图》的作者。
袁天罡,又名袁天纲。《旧唐书》中记载:他是隋炀帝年间的“资官令”。他的著作现有《六壬课》、《五行相书》、《袁天罡称骨歌》传世,他的《易镜玄要》已失传。袁天罡也对预测学的简化作出了贡献。他独创的“称骨演算法”可以简便准确地算前程、测吉凶,现在仍广为流传。
袁天罡在隋末唐初极有盛名,深为唐太宗所赏识。《新唐书》对他神奇的相术记载较多,《旧唐书》细致地记载了他给武则天算命的事.•武则天在襁褓的时候,他对武后之母说:“看您的骨法,必生贵子。”于是武后之母召三个孩子来请他算了命,等抱武则天出来时,骗他说是男孩。袁天罡大惊道:“龙睛风颈,贵人之极!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推背图》有两位作者,与其诗文都出自李淳风一人之手的考证并不矛盾。几乎所有的传说都一致讲:李淳风推演到后来,袁天罡推了推他的后背,让他停下来,不要泄漏太多的天机,于是李淳风罢手,《推背图》到六十象而止。这是一个很合乎情理的传说,在第六十象确实有二人“推背去归休”的诗句和图。但实际上,《推背图》不是因为李淳风被推了后背才终结的,而是在《推背图》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定好的。
《推背图》源起的两个故事
《推背图》的源起在民间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比较确切的有两种。
故事一:有一天,唐太宗召见时任钦天监的李淳风,问起唐朝的国运是否可以推测。李淳风平时对易理颇有一番研究,这也是显示能力的一次难得机会,所以他并没有推辞,便开始根据易卦进行推测,当推出“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时候,不禁让太宗一惊,由于这种事情关系到李唐将来的命运,就更加重视此事,命李淳风再往后继续详加推测。李淳风奉命继续推测,逐渐着了迷,以至于都忘记了时间,直到他的同僚袁天罡在他后背拍了一巴掌,李淳风才从专心推测中惊醒,而此时他已经推算出六十个卦象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lichunfeng/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