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是世界级的古代科学家和历史文化名人。由于卓越的成就和贡献,他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重用和提拔,在朝48年。辞官隐居阆中仙逝后,李治又追封他为“太史令”。
1岁602年生于陕西,从小被誉为神童,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
9岁远赴河南南坨山,拜至元道长为师,学习易学、道学。
17岁回到家乡,经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起义。
25岁入太史局,负责天文、地理、制历、修史,充分展现才智,鞠躬尽瘁40年。
25岁上书改进《戊寅元历》,唐太宗亲自主持专家评议,最终采纳了他的七条建议。
31岁设计制成按黄道观测日月五星运行的天象仪:浑仪。影响相当深远。
39岁受唐太宗之命,撰写《晋书》《五代史》《隋书》。
43岁写成《乙巳占》,全面总结各派星占学,建立了一个非常规系统的星占体系。
54岁编“十部算经”,用作国子监的数学教材,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
63岁根据40年的研究编成新历法,唐高宗下诏颁行,命名为《麟德历》。
65岁《麟德历》东传日本,改称为《仪风历》。
68岁隐居后仙逝。
故事二:李淳风和袁天罡对于易卦、易象和易理都十分精通。晚年的他们归隐于山林之中,效仿古时的名士,生活过得闲淡自在。某天,他们两人在山中相遇,无所事事,便彼此靠背坐在庭院中闲聊,畅谈宇宙人生之理,说着说着便想要给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卜算一卦,并约定一人推测自天地形成至唐代以来的事,一人推测自唐至未来的后事,每推出一个秘象便用几句“谶曰”进行解说。这样一直持续了几天,后来陈抟老祖前来阻止,说道:“世间万象自有其来处,也自有其归处,你们这样推来推去,有什么用呢?如果真的有本事,那你们就推推我现在是要往前走还是往后退。”李淳风和袁天罡恍然大悟,而至此已经推到了六十象。他们留下了《推背图》,便飘然跟随老祖而去。
这两则关于《推背图》起源的小故事,各有其可取之处,也各有漏洞。第一则故事中,李淳风与李世民的对话,时间上显得不充裕,这么深奥的道理,如果一会工夫便能测算出结果,实在不足为信。第二则故事中,陈抟老祖为五代末、宋初时期的道教学者,比李淳风和袁天罡所处的时代要晚将近三百年,怎么能凑在一起?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lichunfeng/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