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产生之后,面对着大千世界,有许多自然现象使他们感到困感不解,而其中尤其令人苦苦思索的便是生死之迷。生命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人最终的归宿向哪里去?恩格斯说过:“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灵魂不死的观念在古代社会许多民族中普遍存在,并极大地影响到不同民族对尸体处理的习惯。例如,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会死,并终有一天要回归肉体而复生,所以他们精心保存死者的尸体,将其制成木乃伊存放在陵墓中。天主教国家的人们也相信灵魂不死,但他们认为人作为上帝的奴仆,在死后要回到上帝身边,也就是到天堂去过圣洁的生活,所以不大重视尸体的保存和墓室的建造,往往只是留下一个纪念性的标志而已。又如我国藏族人民同样相信灵魂不死,并且认为人死后会升天,所以他们对尸体的处理办法是招引猛禽来叼食,借此实现肉体升天的愿望,即所谓“天葬”,当然在地面上也无法建造坟墓。
中国上古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后来汉族的祖先,同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人们一样,都深信灵魂不死。并且把人生前的灵魂称为“魂”,而把人死后独立存在的美魂叫做“鬼”,所谓“人死为鬼”。那么,灵魂在脱离肉体后,也就是变成鬼后,归宿在哪里?怎样生活呢?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鬼魂是在人间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过着同人世间大致相似的生活,这另一个世界实质上是人们以现实世界为模型而创造的。同时,鬼魂在古人的心目中具有超人的能力,并时刻对活着的人们进行监督和赏罚,由此而产生了鬼魂崇拜观念,并由此衍化出祖先崇拜观念。鬼魂和祖先崇拜的主要形式是丧葬活动,阴宅风水学说就是以鬼魂崇拜、祖先崇拜为理论支点,而专门为丧葬活动服务的学说。
在最初鬼魂崇拜尚未产生之前,人们对死者尸体的处理一般是弃之不理,或者将尸体停放^£地表,上面覆盖一些树枝,不积土为坟,也不种树为记。而在鬼魂崇拜产生之后,丧葬形式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将死者尸体弃于山野的作法,难免使尸体遭受野兽撕食、蝇蚋叮咬的遭遇。而任尸体腐烂发臭,也与鬼魂崇拜的观念有些格格不入。于是,人们开始根据鬼魂与尸体关系的种种想法,以及关于鬼魂在阴间生活的幻想,来采取不同的葬法和仪式。于是,崖葬、土葬、水葬、火葬、天葬等不同的葬法先后出现。从把尸体看作是束缚鬼魂自由的想法出发,自然就要设法为鬼魂解脱羁绊,尽可能迅速地毁掉死者的尸体,火葬、水葬、天葬等就都是导源于这种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甚至有些古代部落曾经流行过把尸体吃掉的习俗。但在当时更为流行的看法是鬼魂可能对其曾经寄宿过的尸体尚有-定感情,为了讨好鬼魂,就需要妥善地保存尸体。于是,土葬出现了,并很快成为中国古代最为普遍的葬法。最初,土葬不过是简单地将尸体掩盖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保存尸体的方法逐渐多了起来,从裹尸到采用各种棺椁,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尸体。由于是土葬,这就又牵涉到墓地的水文、地质、地理等环境条件怎样的问题,需要考察一下以看是否符合尽可能长久地保存尸体的要求,阴宅风水也就应运而生了。
最初的阶段,阴宅风水活动只是简单地选择适宜的墓地,唯一的目的是妥善地保存尸体,还没有引入吉凶祸福等观念,这种单纯的努力,实质上还不能称作是阴宅风水。并且,上古社会聚族而葬的习俗很普遍,大型墓地较多,很少可能为单个鬼魂去选择建造坟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书籍《孝经》中开始提到,“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宅兆”即指墓地。说明此时开始使用占卜方法来选择墓地了。古代学者铨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父母长辈选择墓地,要符合无水泉、沙砾、蝼蚁的条件,以便安置棺椁,表达后辈对父母的虔诚和敬畏。这是把占卜方法引入阴宅风水的开端,加重了其原有的迷信色彩。后来的另一部倫家典籍《礼记》中又提到:“卜葬卜日”,“善相丘陵”。“丘陵”也就是墓地,这两句话意思是要惧重仔细地为父母长辈选择墓地,用占卜方法来决定吉凶,并且对下葬的日期也要占卜以做出决定。中国的阴宅风水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择日,大概就是由此肇始的。但是,此时期选择墓地的活动,还没有为死者后代祈福的明显目的,最多是掺杂迸一种顸言的味道。如史载秦国秦惠王之弟樗里子,为人滑稽多智,人称“智囊”。他死前自己择墓,位于滑水之南章台之东,说,一百年以后,当有皇帝的宫殿夹护在我的墓地左右。果然西汉时建长乐宫位于其墓东,建未央宫位于其墓西,而武库基址正在他的墓地。这个故事具有附会色彩,但只是明显地强调摴里子预言的正确,却见不到有关其后代祸福如何的丝毫踪迹。可见,当时择墓更多地是为死者考虑,也许这正反映了阴宅风水发源时期的幼稚。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inzhaifs/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