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及西周以前,古人也发现岁星(即木星)每年在天空恒星间行进一段,十二年行一周天,便有了十二段的划分。看岁星走到哪一段,就知道为哪一年,由此便创建了把周天分为十二段的岁星纪年法。
与岁星纪年相对应,周代人又创造了一种“岁太纪年法”;就是设想与一个“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太岁”在天空自东向西移行,速度与岁星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太岁移动一周天也是十二年,每年一段。
于是,在制定历法时,以一个朔望月的出现时间周期设定为“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并采用了设置闰月的方法来平衡两者之间的误差。据记载,公元前6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的“置闰法”来协调阴历和阳历。天干地支,就是过去古人在创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制而设置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最初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单纯。发展到后来,人们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在搭配纪日法(十天干)后,便产生了阴阳合历,发展出了现在的天干地支。
还是在周代,漏壶记录时刻的制度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据《张星果宗》讲:“黄帝创漏水制器以分昼夜。成周洁壶氏以百刻分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分秋分昼夜各五十刻。至唐,昼夜百刻,一遵古制。宋朝所用之制亦如唐,而其法以昼夜百刻分十二时。”这说明漏壶制度到了周代已经臻至完善,并一直沿用至清朝。
我们可以看出,至迟在周朝,我国古代对于时间周期性循环的认识已经达到比较完善和科学的程度,为干支纪时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干支作为一种纪时的发明,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观察成果基础之上的。里面也蕴含着对数理观念的深刻认识,其中十天干实际上也包含着对十进位制的认识,在时间的划分上体现出的深刻的十二辰循环体系的科学思想,与西方对时间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xx/9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