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与阴阳气化学说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无不渗透“阴阳”思想。由“阴阳”组成的“太极图”已成为中华文明的徽号,在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阴阳”连用,见诸文字记载,《诗经•大雅•公刘》:“苟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幽居允荒。”在公刘时代,周族的农业已经很发达,测量技术广泛运用。这里的“景”、“度”皆是指对土地田亩的测量而言的。可见“阴阳”在农业上的应用,是有悠久历史的。
西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三川地区发生强烈的地震,周朝太史伯阳父,对地震原因进行解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在阴,川源务塞。源塞,国必亡。”(《国语•周语》)西周时,“阴阳”的内容,已经很丰富、深刻了。它的包涵性,适从性,已进入了哲理概括的范围。“阴阳”两种自相矛盾、对待的“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阳”为“阴”所镇压,迫使它木能上升,而丧失了自己的处所。“阳”为了突破“阴”的包围,于是便暴发地震,使自己发泄出来。“阴阳”已经作为两种“气”的形态,用来广泛、深刻的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而且还从由地震产生的自然现象,推及西周要灭亡的社会现象,这种广延的解释能力,是“阴阳”内涵逐渐丰富与哲理化的显现。“阴阳”作为范畴,在殷、周对代,已渐趋于形成。
不见于文字记录的“阴阳”徽号,出现得更早,瑞典远东博物馆藏有六千年前的双耳采陶壶,上面画有“双龙古太极图”。我国故宫博物院中,藏有商代靑铜簋与春秋中期的曾伯犄铜壶盖上,都铸有“双龙古太极图”的花纹。再有在1986年,美国考古学会,展览出一件亚里桑那州出土的古印第安人的钵,画有《易经》中的卦爻,与中国河南省半坡文化出土物中的刻划纹状完全相同。证明古印第安人本是中国西北部民族,于冰河时期结束后,从白令海峡,来美洲定居,把东方的阴阳八卦文化,传入美洲。
古代历史上尧、舜传说时代,是原始氏族社会解体,国家机构开始形成的时期。“阴阳”学说的兴起,与这个时期也有密切的关系。《通志》的作者郑樵曾经说过:《连山》之大象有八,曰:“君臣民物,阴阳兵象,而统之以山。”《归藏》之大象有八,曰:“归藏生动,长育止杀,而统之以气。”《乾坤》之大象有八,曰:“天地日月,山川云气,而统之以形”。“八卦”的创始,表示“结绳”而记时代的结束,文明史上,开创了一个以符号体系为主体的崭新时代。
郑樵之说,曾受到群儒的反对。但“阴阳”之说发端于上古时代,这种事实是泯灭不了的,有许多实物和文字可以证实的。
现藏瑞典远东博物馆的“双龙古太极图”陶钵,是从伏羲故土肃省天水附近的永靖地方发掘出来的,测定年代为六千年左右,也正是中华文明的上古时期。以后,如此图形的陶器、铜器也间有发现,这当然是“阴阳”观念发端于上古的有力证明。
而且,盛行于原始公社,氏族制解体,奴隶制国家逐渐形成的虞、夏时期的《连山》:“君臣民物,阴阳兵象”,也是合附历史事实的。原始氏族社会的解体,与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形成,可能有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交替时期,在这一个时期里,“看”、“臣”、“民”、“物”(当然也包括奴隶在内,在奴隶社会里,奴隶被称作会说话的工具,失去了人的权,利,被视作物件)。奴隶制名分逐渐确定。同时,各部族、氏族之间长期频繁的械斗与争战。如华夏族黄帝与苗族之间大规模的战斗,打得很为激烈。所以“君臣民物,阴阳兵象”这句话概括当时的历史,很恰当,并非是臆想之说,是有历史事实为依据的。
近年来,在陕西岐山周文王太庙的地下室等处,出土了大批有四千多年历史,相当于虞、夏时期的甲骨文字卦爻。卦画大多由数字组成六画;也有三画、四画、五画数字组成的卦画,这可能是《史记》所说的“象由数生”的根据。就此而见,文王重卦的论断,也未必精确,重卦的形式,还可追_到虞、.夏时代,甚至于更远。那么,“连山”、“归藏”、“周易”,“皆八而八为六十四”的说法,也可以得到验证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y/yyxs/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