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分享到:

易传

子曰:“易其至矣乎!”

2015-05-18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 点击:
子曰:“易其至矣乎!”
 
“子”究竞是谁?传统不假思索就说是指孔子。正好像英文thebook,无人不知道这是指Bible(《圣经》)。Bible本身就是“书”的意思。Thebook指“唯一的书”(the作为定冠词的其中一个用途),能够说是唯一的书、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圣经》,它是无可取代的。在中国来说,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都要加上姓氏,免得混淆。唯一不用加姓氏的就是孔子。
 
到了北宋,大文豪、大历史学家,甚至是研究《易经》的真正专家欧阳修,在他的《易童子问》中说《系辞传》中的“子曰”是“讲师之言”,即“子”是讲解《易经》的讲师,学生把他的话记载下来,称呼老师所说为“子曰”。其实这一说法有问题,学生哪会如此狂妄地称呼他的老师作“子”而不加姓氏?特别是儒家学者,怎会如此不尊重孔子?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譬如教徒可以叫自己的书作thebook吗?
 
《系辞传》中的“子曰”,到底真是孔子所说还是假托孔子之名说的呢?淸代到民国时的学者,根据欧阳修这句话,认为这些“子曰”都不是孔子说的,是后来研究《易经》的人说的,而由其弟子记录下来。更离谱的是,有本注解说这些“子曰”是齐国稷下学派的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换言之,这是黄老学派的说法,因此《系辞传》是黄老学派的著作。但是这本注解的作者知道长沙马王堆还出土了例如《二三子》或者《要》这些篇章。在《二三子》中,就提到子贡和他的同学请教他们的
老师一些《易经》的问题,老师的回答就是以“子曰”开始的。一般人都不可能不知道子贡和他的同门是孔子的学生,所以回答的话开始的“子曰”中的“子”,只可能是孔子。身为大教授的作者竟然无视文章前后相关情事,说《二三子》等篇章中的“子”,都不是孔子。单是一个“子”字可以指任何人,但这个回答子贡问题的人,不是孔子,那难道会是老子?为何不说这几篇文章内的“子曰”都应是“老子曰”,然后说《系辞传》是道家著作,岂不证据更充足!
 
由这些出土的文章,可知道至少战国到汉初时候,已有孔子和学生讨论《易经》的内容记载流传。因此,在《系辞传》和《文言传》中提到的“子”,我们绝不能否认它是代表孔子。我们只能探讨是否孔子亲口说的?答案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为孔子亲口所说的话,学生可能在多次抄写、转述时,失了原意,或加添了其他意思。但我们不能否认那句话的来源是孔子。就好像小孩子玩“大风吹”的游戏,到最后一位小孩子转述同一句话时,它已经和原来的语言、意义相差甚远。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是从最初那句话而来的。
 
第二点,任何地球上远古的书都不是一个人撰著的,凡亲自撰写,或只是他说的,而由他的学生笔录,这都可说是他作的;甚或将他所说的话引申、扩展成为文章,都可以将它归属于当初讲述的人,我们叫作“学派”,中外如是。孔子代表孔子学派,庄子代表庄子学派,老子代表老子学派。《庄子》一书,其中很多是战国后期的文章,根本就不是庄子写的,但你不能说其中的思想也不是庄子的,我们都视作是庄子的著作,因为它是一个学派,收集了整个学派的文章,然后将著作权归属于创派祖师。荷马(Horner)的《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真是他所撰的希腊古籍吗?印度的佛经是释迦亲自撰写的吗?都不是!如果要斤斤计较,非他所写的就不是他的著作,那只是后来才有的亊,古人是没有的。古人不像我们那么好名,所以甚
至将自己的创见归诸创派的祖师。今人则偷了别人的说法也当成是自己的创作,又或者拿了别人的发明去申请专利权,连原创者也要跟他对簿公堂,和古人想法刚相反,所以才特别注重著作主权。明乎此理,《系辞传》中的“子曰”,我们认为仍应视为孔子所说较合理。
 
在《十翼》七种十篇中,一共引用了三十一次孔子的话。分别在《文言传》引用了六次,我们前此已读了,在《系辞传》则引用了二十五次。但在这二十五次中,其中有一次谈到“亢龙有悔”,在《文言传》中已经出现,因此孔子解释《易经》的话实际上有三十处,我们应该特别珍惜,当它是孔子或者孔子思想的发挥,而不应当它是假的。尤其是马王堆文物出土后,还如此乱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想不到有这样无学术是非之心的学者,自欺欺人、埋没良心到如此程度。
 
孔子说易其至矣乎!”“易”是指《周易》这本书,或者《周易》这本书所蕴含的宇宙人生的道理。“其”是不定之辞,指大概、可能。“至”,至善至美。这个“至”字用得好,我们已经说过,“大”是高一层次,“至”是低一级的。真正的天地就是“大”,摹写天地规律形成的《易经》比天地低一个层次,因此只能叫作“至”。虽然实际上伟大到极点,但相对于天地,就差一点,所以用“至”字。这句话是用怀疑的口吻来表达最大的肯定。很多时我们要求别人接受,但语调太肯定,别人会反感而抗拒。如我们用疑问的句式来说肯定的亊,别人反而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写文章不要用“绝对”、“一定是”这些词,而要用“差不多”、“我相信”、“大概”、“恐怕”等等,别人就比较容易接受。这就是写文章的技巧,写文章或者说服人不要用指挥或命令的口吻,特别是身为教师的人,往往不自觉地犯了这毛病,所以我们要多加留意。
 
子曰:“《易》其至矣乎!”
 
“子”,孔子。这句话是孔子对《易》的赞美。“《易》其至矣乎”,就是说《易》真是完善完美到了极点啦!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qw/yz/9530.html


易传推荐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现在假设你已经学会怎样找出卦名了…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