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不测之谓神。
阴阳是不能够预先推测的。当阴阳变化不居的时候,我们不能够绝对推测未来是阴是阳,这个就叫“神”。这是很难解释的一句话。首先我们从低层次来说,古人认为当我们用五十根蓍草占筮的时候,不能预先知道结果是阴、阳、老、少。这就是说,当我们在占算时,得到阳或阴是偶然的,不是绝对的,亊前不能够推测。因此,我们说“阴阳不测",就是“神”的作用。这是最粗浅、最原始的解释。接着我们进一步说,为何阴阳的变化我们不能预测呢?因为阳变阴、阴变阳,对于不同的亊物,它变化的性质、情况、时间也有不同,甚至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事上,可能亦有不同的变化。自然,受到各种干扰或影响,亦有不同的结果。例如以股票为例,当它升到最高,照理阳到极限就一定会变阴,变阴后股票便会下跌。但何时变阴?不知道。你知道股市已这么高,以为已到极限,理论上应该下跌,但它却继续上升;当你以为可大賺一笔之时,它就忽然大跌,这是否“阴阳不测之谓神”?当然这是个最荒谬的事例,但却是各位最容易明白的例子。
阳一定变阴,阴一定变阳。但只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当的时候才会变!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些,以为它会变,它偏不变;以为它不变,它却突然变了。这是否阴阳不测?因此,第二点就说明,阴阳的变化,理论很简单,人人都懂,但要真正掌握,能够真正知道未来变阴变阳,就不是这样简单。有些情形,因为你知识丰富,所以准确地知道它变;另一些情形,则是人类知识还未曾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准,所以不能明白它的因果关系,便判断错误。因此,我们对这种判断,就变成了一种或然率,有时准,有时不准。但是背后的意思,其实是说由于宇宙的知识深不可测,我们人类的知识还没有到那个层次,所以不测!换言之,这个规律用于我们已知的科技知识范围内,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但如果非我们的知识所及,我们的判断就不准确。
人类现在知识不足,所以不能准确判断,未来知识进步了,可以准确判断吗?还是说人类永远都不能有机会完全懂得一切呢?《系辞传》没有说。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认为宇宙的知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会全部被我们知道。但站在孔子的立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他承认人类对宇宙人生,有些事情是可以知道的,有些是不可以知道的。我们对于不知道的应暂时放下,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而应该在所知的部分好好地努力。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解释,不是通常的解释。当然通常的解释也是对的。在孔子心中,固然承认人类可以认识宇宙很多的秘密,但也认为有很多局限限制了人类的认知,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某些知识。例如叫你举起一千斤,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人类能力是有极限的。我们要懂得自己的极限,只能在极限之内、即命之内努力。
故从高层次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说出了宇宙的变化既有人类可知道的,也有人类不可能知道的。因此人类推测未来,有准亦有不准。从今天的科学观点来看,量子力学大师Heisenberg的“测不准原理”和这道理可以互相印证。这原理从前译为“测不准原理”,今天可能叫“不确定原理”。这原理甚至说,当我们做实验时,由于人参与了实验,每一种结果都是有机遇性、或是或然率而已,不一定测得准。你想那个粒子会出现,可能那个粒子没有出现,结果变成测不准。这个测不准,和这个“阴阳不测之谓神”可能有一些不同。而今天新派的易学家,认为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教授所说,“必域真理”。但他们将这句话作如此的解释未必全对。
另外有人说,宇宙之间有很多事物是必然的,所以可预测;有些事件是偶然的,所以不可预测。有些事是我们人类知道的,有些则是我们人类不知道的。这个我们偶然不可得出结论的情形,就是“阴阳
不测之谓神”。这是卨亨教授在《周易大传今注》中的说法。这说法说得很好,但似乎不是《系辞传》的原意,所以我们以刚才的说法为准。
各位现在知道这句话同样有很多问题。这个“神”字究竞是什么意思?如果说,你想着这阳是慢慢发展的,它却突然间变成阴,发展得极快;你想着这阴是慢慢发展的,它却突然变成了阳,这就是“神”。“神”指神速,意料不到它神速地降临。这个“神"字,可以解作神速。如果说阴阳变化不停,“神”象征宇宙规律的阴阳变化亦通。甚至勉强地从传统上来说,占筮的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它得出阳爻或阴爻,这个就是“神"的作用,神(鬼神的神)才会知道是阴爻是阳爻,亦都未尝不可,这要看你从哪一角度来解释这句话。“神”字一是指传统鬼神的神、一是指宇宙的规律、一是代表神速之意。三个解法其实都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不同而有异。但个人觉得解为宇宙的规律或神速,两解都合理。因为宇宙规律我们不明白就说是神速,神速也应有规律,只是我们暂时不知道而已。所以神速和规律应该是比较合理一点的解释。
阴阳不测之谓神。
“神”是与物质相对的精神。精神是思维意识活动,与物质不同,不能直接知道,因此是“不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神是变化的,是阴是阳并不一定。因为事先不知道是阴是阳,所以叫“神”。这与上文“神无方”讲的是同样的意思。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qw/yz/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