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象——观物取象的思维模式
六十四卦卦名与卦象的关系,六十四卦卦名之义例,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第一,《周易》六十四卦卦名的取定,参考了上下经卦的卦象及其组 合的意义。如《谦》卦,艮下坤上,为大山在地下之象,大山按常理应 高于地面,而卑居地下,象征着地位高的人能谦卑于地位低的人。再如 《明夷》卦,离下坤上,为光明没落于地平面下之象,而“明夷”,就是 光明毁灭的意思,这个卦名的取得,显然是依据上下二经卦卦象的关系 而取定的。再如《损》《益》二卦,“山下有泽”为“损”,因为泽水使 大山的高度有所减损;“雷风交织”为“益”,因为雷雨和大风交织在一 起必然相得益彰。再如《涣》卦,“风行水上”必然使水面涣散,故命名 为“涣”。再如《既济》《未济》卦,一个是“水在火上”,一个是“火 在水上”,二者上下卦象的关系正好相反,故在卦象的命名上也恰好相 反。这样的卦例还有很多,《大象传》专门从上下二体之间卦象关系的角 度去解释卦名的由来,是很有道理的。
第二,《周易》六十四卦卦名的取定,参考了一卦六爻画在奇偶或阴 阳排列上的特点。首先我们看《小过》《大壮》《大过》《大畜》《大有》 《小畜》这六卦。这六卦,卦名或称“大”,或称“小”,是否与卦象有 一定的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卦名中的“小”,是就爻画中阴爻(或偶 数)而言的;卦名中的“大”,是就爻画中阳爻(或奇数)而言的。这 个推断,一方面我们在《泰》《否》两卦的卦辞上可以得到验证:《泰》 卦卦辞说:“小往大来,吉,亨。”《否》卦卦辞说:“否之非人,不利君 子贞。大往小来。”按《泰》卦乾下坤上,下三爻全为阳爻,上三爻全为 阴爻,上经卦为往,下经卦为来,故曰“小往大来”;《否》卦则坤下乾 上,下三爻全为阴爻,上三爻全为阳爻,上经卦为往,下经卦为来,故 曰“大往小来”。这是“阳大阴小”的观念在《泰》《否》两卦上的证 明。另一方面,“阳大阴小”的观念在上述六卦中照样行得通。如《小 过》卦,外面四个阴爻,中间只有两个阳爻,阴爻与阳爻相比,确实有 点“过” 了,故为“小过”。《大过》卦,中间为四个阳交,外面只有两个阴爻,阳爻与阴爻相比,确实也有点“过” 了,故为“大过”。《大 壮》卦,下面是四个阳爻,上面是两个阴爻,阳爻与阴爻相比,阳爻壮 盛,且四个阳爻都处在下位,相对“阴(小)往”而言,其为“阳 (大)来”,故取名为“大壮”。《大畜》卦,是外面四个阳爻畜集里面两 个阴爻,以大畜小,故为“大畜”。《小畜》卦,是六四阴爻牵引、畜集 其他阳爻,是以小畜大,故为“小畜”。《大有》卦,是五个阳爻共有六 五阴爻,故为“大有”。
同样地,我们再看一下《夬》卦和《垢》卦:从卦画阴阳的排列上 看,《夬》卦与《大壮》卦最为相近,《大壮》卦为四个阳爻在下位与两 个阴爻构成对比,阳爻壮大;《夬》卦则五个阳爻在下位与一个阴爻构成 对比,阳爻的势力达到了快要冲决阴爻的地步,故取名为“夬”。夬,就 是决断、冲决的意思。这种解释,由《夬》与《大壮》卦的爻辞上相近 的特点可以证明:如《大壮》卦初九爻辞曰“壮于趾”,九三爻辞曰 “小人用壮”,而《夬》卦初九爻辞也说“壮于前趾”,九三爻辞曰“壮 于頑”。关于《娠》卦卦名的含义,《周易集解》引郑玄曰:“一阴承五 阳,一女当五男,苟相遇耳,非礼之正,故谓之‘娠’。‘女壮’如是, 壮健以淫,故不可取,妇人以婉娩为其德也。”®郑玄的解释注意的恰是卦 画阴阳在排列上的特点,当符合《易经》作者的原意。
同样方式命名的,还有《复》《剥》二卦。关于《复》卦卦名的由 来,《周易集解》引何妥曰:“复者,归本之名。群阴剥阳,至于几尽, 一阳来下,故称‘反复’。阳气复反而得交通,故云‘复亨’也。”®关于 《剥》卦卦名的由来,《周易集解》引郑玄曰:“阴气侵阳,上至于五, 万物零落,故谓之‘剥’也。五阴一阳,小人极盛,君子不可有所之, 故‘不利有攸往’也。”
第三,《周易》六十四卦卦名的取定,还考虑了某些特殊卦形的外在 形状。如《颐》卦,最下爻与最上爻为阳爻,中间四爻全为阴爻,从卦 形上看,阳爻好像人的上下唇,阴爻好像口中密布的牙齿,故命名为 “颐”。再如《噬嗑》卦,卦形与《颐》卦相近,而九四阳爻则像口中牙齿咬住的食物,整个卦形好似人用口吃东西,故命名为“噬嗑”。再如 《鼎》卦,刘大钧说:“《鼎》卦之所以称‘鼎’,恐怕就是因为组成该卦 的六个爻画俱有‘鼎’的形象。我们看:初六爻像‘鼎’之足,九二交, 九三爻及九四爻像‘鼎’之腹。六五爻像‘鼎’耳,上九爻像‘鼎’之 铉。” 再如《中孚》卦之所以命名为“中孚”,可能亦与整个卦形有关: 初九、九二阳爻在下,九五、九六阳爻在上,中间夹有六三、六四阴爻, 可见卦形中间是虚空的,有虚怀若谷的意思,故取名为“中孚”。再如 《节》卦,初九、九二阳爻,六三、六四阴爻,九五阳爻,上六阴爻,卦 画在阴阳的搭配上若合符节,故取名为“节”。这样的例子,可能还有不 少,需要我们仔细琢磨才能体味得出。
从以上对《周易》“观物取象定名”的分析可见,卦象与卦名之间确 实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二)爻辞与卦象的关系
不但《周易》的卦名是通过观察卦象而取定的,而且六十四卦爻辞 的撰系,亦与卦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爻辞在撰系上的特点,首先表 现为六条爻辞在排布上所呈现出的“原始要终”的意义。《系辞》中专门 作了论述: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 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 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 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 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这段话比较准确、系统地阐释了《周易》爻辞的排列原理及其意义。 首先,它提出了《易经》在卦爻辞的撰系上以“原始要终”为总法则, 就是说《易经》以推原事物的初始、归纳事物的结局来作为一卦的根本 目的。如果我们逐卦考察爻辞,就会发现有不少卦的爻辞在排列上透露 了《易经》作者“原始要终”的强烈意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rm/9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