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伯厚(应麟)感于《郑易》之散亡,始旁摭诸书辑《郑氏易》一卷,其后明儒胡孝辕、姚士粪,清儒惠定宇、丁小雅、袁陶轩、孔广林等踵成其美,皆辑《郑氏易》。至于辑两汉易学者,则自清儒始。盖陆德明《经典释文》载及两汉易学者凡十二家,皆与王辅嗣、韩康伯易注比勘其异同。其异者,因而载之;其同者,则略焉。间亦略载十二家之易注焉。余如: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史征《周易口诀义》,孔颖达、贾公彦、邢鼻等人之《十三经注疏》,宋朱震《汉上易传》、《汉上易卦图》、《汉上易丛说》,房审权《周易义海》,李衡《周易义海撮要》(房书已佚,李书存于《通志堂经解》),吕祖谦《古易音训》(吕书已佚,清宋咸熙辑其书),皆尝著录汉易之正解,或释其音,或著其义,或载其理,皆存有汉易之吉光片羽。故诸儒据此,并考之其它载籍,因而得辑汉易之佚,存汉易之绪于千古。故吾人今日犹可睹距今约二千年前之汉易者,咸赖此也。
至于今日可见辑汉易之较全者,如胡微元《汉易十三家》(《玉津阁丛书》本)则辑有韩婴、蔡景君、施雠、孟喜、梁丘贺一周易古五子,淮南九师道训、京氏、费直、马融、刘表、宋衷、荀爽等十三家之易注,汇聚为一小册。张惠言则辑有《周氏虞氏义》(见《皇清经解》)、《周易荀氏九家》、《订正周易郑氏注》( 《张臬文笺易诠全集》本),《易义别录》则载有孟氏、京氏、马氏、宋氏、刘氏、子夏诸家之易,载于《皇清经解》之中。《皇清经解》之版本则有道光本、咸丰补刊本、鸿宾斋石印本、点石斋石印本。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丛书》所辑汉易有《子夏易传》二卷、《周易薛氏记》一卷、《蔡氏易说》一卷、《丁氏易传》二卷、《韩氏易传》一卷、《古五子易传》一卷、《淮南九师道训》一卷、《周易施氏章句》一卷、《孟氏章句》二卷、《梁丘氏章句》一卷、《费氏易》一卷、《易林》一卷、《分野》一卷、《马氏注》、《刘氏章句》、《宋氏注》各一卷、《荀氏注》三卷。然子夏、丁氏、韩氏三家,马氏所辑佚文皆同,《续四库全书提要》讥其叠床架:
屋,其重也,而蔡景君《易注》唯一条耳,宣附之《虞翻》中。其版本则有清同治十年辛未海南皇华馆书局补刻本、娜嬡馆本重印本、楚南书局本。又有王谟《汉魏遗书钞》,嘉庆三年金溪王氏刊行,辑有盂喜、京房、荀爽九家之易。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嘉庆四年孙氏映雪草堂刊本。汉易凡有子夏、孟、京、荀、刘、马、郑、宋、虞、荀九家易等十部。黄奭辑有《汉学堂经解》《黄氏逸书考》( 民国十四年:王鉴修补本,又补刊本),其辑及汉易者多与孙同,唯有补遗焉。盖因孙氏之书而成者也。此为今日可见汉易之较全者也。马氏之书,诸大图书馆有其书。张氏之书,多存于《皇清经解》中,胡、孙、黄三家之书,皆可于“中央研究院”傅斯年馆睹其全。今成文出版社之《易经集成》,亦有其书。
若夫王仁俊所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及《十三经汉注》,则另辑有《贾谊易》、《董仲舒易》、《京氏章句》、《京房易传》、《刘向易》、《郑司农(众)易》、《王充易》、《鲁恭易》、《赵温易》、《甘容易》、《彭宣易》、《班固易》、《贾逵易》,则据各家之文,与所著之书及其传,而考之其它载籍,而辑成书者也。其书唯有手抄本,存于大陆而已,今其书之存废,不得而知矣。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rm/9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