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易筮法而求变卦之法或求爻法
《系辞传》所述筮法,至此为止。它只有成卦之法,而没有取卦中何爻以占之法,也就是只有“成卦法”,而无“变卦法”,故六个爻的爻辞全用不上——如果全用上,岂不吉凶悔吝,矛盾百出,又何以断占吉凶?故尚须求得取交以占之法。
按昔贤之说:筮时所得之卦,谓之“本卦”,所变之卦,谓之“之卦”,也即“变卦”。然“变卦”与“卦变”不同:“卦变”是卦自为变,即从本卦中以两爻或数交交易而成另一卦;“变卦”是由操蓍而变,即由揲蓍而从此卦变至彼卦。
在讲“变卦”之前,须先明《易》卦之“贞”“悔”此“贞”“悔”与作为断占之辞者有别。《尚书•洪范》:“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篮,曰雨、曰雾、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雨、霁、蒙、驿、克五者,指卜时所得龟兆之形,故曰“卜五”。贞、悔二者,指筮时所得《易》卦之体。孔安国《传》曰:“内卦曰贞,外卦曰悔。”®所以说“占用二”。这似乎透露了古之占法比较简单,六十四卦各含两经卦,下为内,古谓之“贞”,上为外,古谓之“悔”。如《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卜徒父篮之,吉(农按:看来这位徒父虽为卜官而又长于筮)……其卦遇《蛊》B”,“《蛊》之贞,风;其悔,山也”。《蛊》,巽下艮上,巽为风,艮为山(见《说卦》),即下卦为风,上卦为山,故曰“贞风”“悔山”。此即古内卦称“贞”、外卦称“悔”之证。后“贞”“悔”之称有所扩大,即称本卦为贞,之卦亦即变卦为悔。如《国语•晋语四》:“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①高亨以为:“‘得贞《屯》、悔《豫》’,犹云遇《屯》之《豫》,即本卦为《屯》,之卦为《豫》,此本卦称‘贞’、之卦称‘悔’之证。”
后来,“贞”“悔”之称亦为言变爻以占的专门术语,读者不可不晓。
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占法》曾列三种占法,以作比较研究。兹简介如下: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zyzb/9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