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传统命理学进人转型时期的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疑古的思潮。这曲折地表现了命理学跨进新时代后的困惑。
自宋代《渊海子平》以来,传统命理学虽然在理论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但就八字的标准模型框架而言,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任何大的变动。然而,在上文提到的《命理新论》一书中,吴俊民先生提出了“千古命理的一个突破”八字年柱必须 自冬至点开始更换。他说:
年柱干支必须自冬至点开始更换-一千余年来古今命书,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以立春点(寅始)为年柱干支更换的终始点(这是一个算命不准的重大原因)。须知干支创设及与天地定位早在四千多年前,以后历代因历法不同,正月有时建亥,有时建子,有时建丑,有时建寅,这不过是一种行政上的法令,它只能使一般人四时作业更能与气候适应,并不能改变太阳和地球的运行,所以对原来与天地配合的干支和其运转流行,实在没有什么改变的理由。我为纠正千余年来的错误,经十余年的反复思维与求证,认定从今以后,年柱干支必须自冬至(正子)点之时展开始更换,千万不可拘泥旧说,仍以立春点之时展,为年柱干支更换的终始点。
接着他举例说明,比如1960年的太岁干支为庚子,这个年柱庚子,应该始于1959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夜子时(冬至),而终于1960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五)卵时(冬至)。至于月柱,仍按原来的方法按序逐月变化。
吴俊民以下列理由支持关于冬至换年柱的说法:
一、“岁始”于冬至,系就北半球而言,乃自然历也。“年始”为行政历,乃人为也。世界各地古今不尽相同,如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其他各国也有此情况。
二、学术界以“冬至一阳生”乃后天八卦易学之说。习俗中,不论本省、外省同胞及海外华侨,均知“冬至拜祖后多一岁”,即基于此。周朝建子历,又称皇历。
三、岁日周行轨迹,同始同终,唯大小不同而已。《三命通会》论干支源流曾加引述,谓最初八字可能为“四甲子”,岁日均以“子正”为交换点。.
四、冬至后一个月又半,为建寅历正月立春借。
五、河图、洛书配后天卦,均从坎宫起数。各种神煞,亦多从子位起数。
六、地球北极圈及南极圈,一岁为一日,六个月白昼,六个月夜晚;唯南北相反而已。
七、周朝王历为建子历,各地年建不尽相同,故诗经有:“六月飞霜”之句。
八、阳历冬至后十天为元旦,类似建子历也。
九、每岁春夏秋冬与每日朝夕昼夜之“温度曲线”,亦大体类似。
十、每岁冬至后年柱改变,阳变阴,阴变阳,大运阴阳顺逆,亦必改变。
十一、三元东、西命卦,其计算法,亦必须以冬至点为始终点,始免差错。.
吴怀云《命理点睛》一书不仅称吴俊民的冬至更换年柱说为“新观念”,而且进一步为其说论证: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自转,其轴并不恒与其公转之轨道面成垂直,而是作著约二十三度半之幅度的前后摆动,造成地球表面各地区在不同的时间内接受不同程度的太阳光能,故产生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之分,而其摆动的幅度,最北端是以北回归线为止,最南端则以南回归线为止(这是以太阳光线直射地球表面作为区分)。
当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称为“夏至”,南半球的人称为“冬至”;当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时,南半球的人称为“夏至”,北半球的人称为“冬至”。因此,在我们北半球的人来讲,当阳光正射在南回归线“冬至”点时,也就是一年复始的时候,因为此时阳光又将慢慢从冬至点往北半球方向正射回来(其实是地球本身在摆动,并非阳光在动)。由此可知,年的真正交换点,应该是冬至点,而不是立春点。
四柱干支的起源,姑不论它是否黄帝时代大挠氏所创,或是更久远年代的祖先所创,总之,我们四柱干支的第一组从四甲子开始排列而来的(所谓四甲子,就是指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一直沿用到今天从来不曾有任何更变,因此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各年、各月、各日、各时的干支,实际上就是从数千年前(甚至更久远)最原始的第一组甲子干支依顺序排列而来。如果细心一点的人一眼即可从五虎遁月歌诀中查出甲子年中并无甲子月,但是甲子年的前一年癸亥年却有甲子月,由是我们知道所谓甲子年中的甲子月,实乃癸亥年的十一月冬至月,而从癸亥年的十一月甲子月的冬至点开始后,其年柱就已更改为甲子年了。
但是这样的说明仍旧不能很清楚的解释其真正的重点所在。根据“国史年表”记载,黄帝开国于西元二七零四~二五九五年之间,也就是民国纪元前四六零零年左右,那个时代,已有智者发明天干、地支来记时了。我们假设此智者在地球上一定点以遥远宇宙中某些不动的恒星当作参考坐标,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地球本身周期变化的起点是冬至点,于是他以“子”的符号来表示这个点,同时,他又发现太阳与地球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巨大周期,这个周期的起始点就是当冬至点不偏不倚恰在正午夜的时刻,于是他便又以“子”做为具有某种重大意义的特定点,并赋予此点一个固定的天干代号一“ 甲”,因此这个点就有一组简单的记法,叫做“甲子”,然后以甲子做为此点的“时单位”。同理,也以甲子做为此点规定“日单位”、“月单位”及“年单位”,如此就成了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四组干支。
显然,以上关于干支起源的论证完全是以“推想”为出发点的。它假定六十甲子干支系统在黄帝或更早的时候,不仅已经发明了,并且已经应用于记年、记月、记日和记时上。我在第三章里已经叙述了干支的来历,黄帝时代并不存在这种六十甲子的记年、记月、记日及记时的完整的天干地支系统。不过,吴怀云的确点明了冬至点是阳光对地球照射的-个年周期的界线,即自冬至后,阳光的直射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对北半球来说,日照开始变长。其实,吴俊民先生最初持论的关键,也正在此。
对于冬至更换年柱说,黄忠霖D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发表在《冬至不可更换年柱》一文中。
首先,黄忠霖通过考证一些资料,“来证实八字禄命法是李虚中、徐居易师徒发明的,而不是唐宋以前的一一个人发明的”。“李徐发明的禄命法,自有固定的推演格式,这个格式属于一种独立事件,尤论黄帝以来建寅历如何变更,都丝毫不受影响,我相信李徐师徒早已把类似的差异考虑在内。”
接着,他说:“我们也许不必太执著新法与旧法,谁对谁错;应该拿出证据,用事实证明*冬至更换年柱’是对是错。”他对采用“冬至更换年柱”说的书籍和文章中的大址命例,一予以检讨,尤其是吴怀云所列举的命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八字命学就是到了当代,仍不脱“玄学”的气息,常常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我在关于阴阳五行模型形成的论说中曾指出过,从先秦到两汉,有过两条描写路线:阴阳八卦路线和阴阳五行路线。阴阳八掛模型正是以阳光对地球的照射为主要对象,因此“冬至-阳生”,自然可以作为-年循环周期的起始点;而阴阳五行模型,则是兼顾天地,考虑到“天有阴阳,地有五行”一阳光的照射 ,对于中华大地特殊的地形地貌,有一个积寒、积热的过程,也就是有一个转化为生存在这块土地上人所能感受到的寒热、燥湿的过程。因此,阴阳五行模型最终以四季的循环为主要对象。选取立春节气作为一年循环周期的起始点,乃其必然。事实上,从吴俊民到吴怀云,他们关于冬至更换年柱的主张,实际上是要在年柱的转换点上,回到阴阳八卦的描写路线上去。这跟八字命理学说的根本出发点是相抵触的。如果同意这样的改动,势必要整个地改动自“四时五行用事”开始的等一系列体系架构问题。黄忠霖强调“我相信李徐师徒早已把类似的差异考虑在内”,还是有道理的。尽管唐代的李虚中跟宋初的徐子平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师徒”关系,因为他们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实际上并不一致。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bzml/9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