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佛教 > 佛经大全 > 佛遗教经 >
分享到:

佛遗教经

对治嗔恚

2014-11-2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佛遗教经 | 点击:

  对治嗔恚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你们诸位比丘,假如有人用刀把你的身体一部分一部分地分割时,你应当收摄自己的心,不可以生起嗔恨;也应当守护你的口,不要发出恶言。如果你放纵嗔恚的心,就自己妨碍了道业,也会失去功德的利益。

  忍的功德,要比持戒的苦行更为重大,如能修忍,就叫作有力大人;如不能像饮甘露那样地欢喜忍受恶骂的毒,就不能称作入道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嗔恚的害处,能破坏各种善法,也会破坏美好的名声,今生乃至后世,大家都不喜欢遇到嗔恚的人。应当知道,嗔一L,LL猛火还要可怕,应当时常防护着,不要让嗔火攻心。

  抢夺一切功德的贼,没有再比嗔恚更厉害的。要知道,在家的白衣,因为享受五欲,不是修解脱道的人,自己无法克制嗔心的产生还可原谅;至于你们出家修道,应是无欲的人,如果还怀嗔恚之心,实在是不可以的,譬如在清冷的云层中而发生霹雳大火是不应该的。

  这段经文,是和前面连贯下来的,先说明持戒所需的戒相,然后着重五根不受五欲,并且要约束自己不可贪食、贪睡,这些都属于三毒中的贪之一类,在贪类烦恼中,饮食和睡眠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做为一个在家人,可以享受声色犬马、饮食男女等五欲之乐;而做为一个比丘,则必须持戒,因为受到戒相的约束,不可能享受贪取俗人的五欲之乐,但因为还有身体,有身体就有五根,只要五根还在,自然就会受到种种五欲的刺激和诱惑,因此,《佛遗教经》教导比丘要防护五根,不去追求贪著五欲,这又必须先从心上做一些工夫。

  出家人以乞食为生,身无长物,也不可置产业,唯一可以满足身体的享受,就只剩下饮食和睡眠了。贪求口腹之欲,见到好的饮食就喜欢,或专门去乞讨美味精致的饮食,如此虽未犯戒,但对增长贪心而言,则是很大的过失。一旦吃饱后,最大的享受就是睡觉,睡眠对懒人而言,是永远不够的,懒人意志力薄弱,运动量不够,体内氧气不足,所以常常昏昏欲睡,因此佛说睡眠是毒蛇,就是要破除比丘们最后的贪著。

  贪的问题解决之后,接着讲到嗔,这是从一个人的身心状态自然反应出来的问题。往往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甚至很少有贪念,而且精进于苦行(头陀行)或禅定行,不贪著名闻利养乃至饮食睡眠等,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果没有调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产生嗔念,所谓“嫉恶如仇”,遇到看不惯的人事物,马上会起嗔恨心,口出恶言,指责批评,甚至于毒骂;这种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说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的人。虽然他是精进行道的人,但心却如猛火般刚烈,碰到什么都会燃烧,不但将自己的功德、人缘都烧掉,甚至连三宝的形象也会被烧毁,所以佛陀要在诫贪之后,特别接着诫嗔。

  在家的白衣贪著五欲,当然也会有强烈的嗔心,不过嗔心却不一定和贪心成正比,特别是有些人会为了贪而不让嗔心显露出来;倒是刚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赏的人,很容易表现出嗔恨心的习气,一个修行的人,如果变成这样——贪心不强却瞑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在修行人之中,经常发生这种现象,所以佛陀特别教诫大家要多小心,所谓“一把无明火,焚烧功德林”,一般人都会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更何况是修学无上解脱法门的人,如果不诫嗔心,不除恚念,就会自毁毁人,还会让三宝受损。

  其实,嗔和贪是有连带关系的,某些精进修戒定的人,为何会生起那么大的嗔恨心呢?那是因为自己一方面有戒相的约束,一方面又怕舆论的批评,为了自己的面子,表面上不敢有贪,但潜意识中贪的力量还在,因此当他看到自己能约束自己时,就想别人为什么不能做到?而自己不能要这些东西,别人又为何能要呢?于是嗔心就起来了。因此修行人嗔心特别强的原因,其实是和贪念有关的,这必须非常谨慎。不要以为有嗔心而无贪心,还是在修道,其实有嗔心就与道不相应了;真正有智慧、有慈悲的人,应是无贪亦无嗔。

  在团体中,往往为了息事宁人而满足某些人的贪心,主要是不让他生起嗔心,因为如果有人起了嗔心,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影响了全局。如果一时间少量地满足对方的贪欲,使他不生起嗔心,以顾全大局为重,让对方也不致于做大坏事;否则,嗔心一起,很可能会玉石俱焚,两败俱伤,所以嗔心实在比贪心更可怕。

  节节支解,意谓有人用刀或剑把你的身体一部分一部分、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譬如五官的眼耳鼻舌、身体的手脚背腿等,一样一样地砍截切割,这叫节节肢解。被一刀砍死,或许还没那么痛苦,节节肢解则是非常难受的,在这种情形下,还能不起嗔恨心,这是比丘所应该学的。有一则佛陀本生故事:即释迦世尊往昔生中,曾是忍辱仙人,遇到一位歌利王把他活活支解,但他没有生起嗔恚,所以称作忍辱仙人。这则本生故事在《涅粲经卷三一》、《大智度论卷一四》以及《金刚经》中都曾被引用。

  忍,六波罗蜜的第三项,不论声闻或菩萨,这都是必修的法门,即对怨害不回报、不起嗔。

  有力大人,凡夫以征服、战胜他人为有力的勇士,圣贤以让人、容忍为有力的大人。

  甘露,梵文amta(阿密哩多),是印度传说中的一种饮食,又叫作“天酒”或“美露”,味甘如蜜,诸天以此为食而长寿,所以又称为“不死之药”。佛经中常用甘露来形容佛法的功能,名为甘露法食。

  白衣,这是佛世印度对俗人的别称,因为印度的婆罗门以及俗人都穿鲜白的衣服,而出家沙门都穿染色衣,又名缁衣。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fjqj/fyjj/8863.html


佛遗教经推荐
四圣褅:佛说四条真理

四圣褅:佛说四条真理

四圣褅:佛说四条真理 四圣谛,即四条真理。这是佛教一切教义的…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