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枋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枋而后挂。
“分而为二以象两”,将它分成两份,象征“两”。这个“两”字,象征两种对立的亊物。在易学来说,即象征阴阳对待的两样事物。所有宇宙的事物,将它提升概括,最后可变成两种相反相成的力贵、物质、甚至物件。如人类的男和女就是“两”,提升到阴阳也是“两”。因此用“两”字,是象征广泛地将天地万物分开、划分为二的意思,犹如太极变成两仪,只不过在这里它没有明文说是两仪,一直到了后文“揲之以四以象四时”的时候,用了春夏秋冬代表“四”,我们通过互文见义的写作手法,知道可以将“两”代人比较具体的节物。而在《系辞上传》下文,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段,因此我们把它代入这里,这个“两”,就是后文所说的“两仪”。“仪”字是匹配的意思。“匹”不是指两样相同的事物,而是两样相反相成的事物才叫作“匹”。好像说一男一女,刚好大家的条件、兴趣、年龄等类似,因此我们说他们是最好的匹配。两个女或两个男不是匹配,一男一女才是匹配。“仪”就是“匹”,指两件相对的事物,阴和阳的互相匹配,这就是“两仪”。运算的方法是,随手将四十九根蓍草一分,分成两堆。唐初的孔颖达说左右手各执一堆,左手一堆象征阳、是天,右手一堆象征阴、是地。前此四十九根蓍草混合未分时,等如太极浑然一体,现在变成阴阳两气,即两仪。但高亨教授就说将一堆横放在上面,上面代表阳、代表天;另一堆则横放在下面,下面代表阴、代表地。这亦合理,因为从理论说这是对的,所以你可以横分置于左右,或者纵分罝于上下,都可以。但两手各执着一堆则太麻烦了,计算时放下它、再去计算似乎很笨,倒不如分开两堆,放在左右或者放在上下,比较方便,也合理一点。但原来孔颖达是指用两手各执一堆的。
“挂一以象三”,“挂”指悬挂。孔颖达的说法是在右手这一堆中,随手取出一根蓍草,放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中间,用小指挂着它。这就是“挂一”。高亨教授则说,倒不如竖直放在中间,横放不顺,不如直放,“以象人立于天地之间”,于是将薈草竖直放在横放的上、下两部分中间,这就是“挂一”(《周易大传今注》,齐魯书社,一九九八年版,页三九五)。原来是从右手象征大地的那一堆中拿出一根,放在属于左面的阳处,象征大地生出人(万物)后,继续由天的阳气激发它、供给它生命力。因此,人是在天地之间。但髙教授认为在上面一堆取出一根放在中间,意指天始生人(万物)。其实天生人,或地养人都有道理,只要你自己相信便可以了。但记着取自右手一堆的,以后就取自右手那一堆,不要这次取自右手那一堆,下次却取自左手那一堆,要知取自左或右都有理论根据,但不要违背自己一贯的主张。“以象三”,象征三。“三”是象征三种不同的性质或不同的事物。例如我们刚才说,老子叫作“阳气”、“阴气”、“冲气”,儒家就叫作“阴气”、“阳气”、“中和之气”。如果我们扩展其义,将宇宙事物分为三类,就更简单了。说到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说到颜色就有三原色。或者再引申,说到物质有固态、气态、液态。任何亊物都可以将它分成三态,意思是将事物笼统地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域。古人就简单地分成天、地、人,象征三种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基本属性,《系辞上传》称为“三极之道”,《系辞下传》叫作“三材”,后来则称“三才”。拿出一根番草放在天地中间,象征宇宙是天、地、人共同组成的。如宇宙没有人类赞美宇宙的伟大,没有人参与宇宙的运作,宇宙也未免太寂寞和可怜了。因此,最渺小的人类其实是最伟大的。可能整个宇宙的生物,只有我们人类是高级智慧生物而已。虽然“绿岸公式”(根据太空公署的推算结果得出)说宇宙中有无限数目的智慧生物,如科幻小说中,常有外星人降临地球的故事,但一直到今天,我们的科技还没有探测到哪里有高等智慧生物。整个宇宙可能要靠人类去赞扬,所以古人说天、地、人是“三才”,是有道理的。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揲”是阅持,这是《说文解字》的解释3“阅”即细心阅读,“持”即用手拿着。细心地观察这些蓍草,逐四策、四策的拿着和分开就是“揲之以四”,以四为单位来分开蓍草。首先是数左面的一堆,即天的一堆。如果两手执着,就先放下右手的一堆,用右手去数左手的一堆。如果今天或高教授的做法就简单了,两只手一起数,上面或者左面的一堆,逐四、逐四地数。数到最后一堆,我们就叫“余数”。以今天的常识来说,如它是四,我们不当是余数。但在《系辞上传》来说,无论它是一、二、三、四,都叫作“余数”。用“四”来分,将宇宙分成四,是象征着一年划分为四,即“四时”。“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以象四时”,说出了这种方法是根据宇宙的历法规律,作为演算卦爻的规律。为什么要根据天地的规律?因为天地的规律有循环重演的特性,通过规律,将来的结果,是可以预先推测的。规律显示有这样的因,就会有这样的果。正好比看见冬天,你知道春天快要来临。到了秋天,跟着便会是冬天的降临,穷人就惨了,快会受到寒冷的威胁。所谓预知未来,根本就是规律自然发展的结果。你明白规律,就知道未来,而不是神灵告诉你,亦不是神灵惩戒你或者奖赏你,你拜神与否都是有福,甚至骂神仍是有福,而你求神可能一样有祸,因为规律就是如此。于是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就是另一种宇宙人生的规律,并且可以用这一规律来预知未来。所以太极
是宇宙的原始本体,分为二是宇宙必然发生的结果,变成三、变成四同样是宇宙必然的规律。“四”在此实指四时。
“归奇于枋以象闰”,这个“奇”字,三国时候的虞翻说是指“挂一”那根蓍草就是“奇”。但是孔颖达和后世的注解家,多将这个“奇”字解作余数3结果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最关键解释。
北宋大哲学家张载的《横渠易说》是研究《易经》的一本经典著作,他继承了處翻的说法,提出了“奇”就是“奇”、“枋”就是“枋”。“奇”是指挂在手中的那一根。“枋”是指逐四、逐四数到最后的余数。“奇”是一样亊物,“枋”是另一样亊物。两者都可以说是余数,是一根的余数,或是一、二、三、四根的余数。这些余数就叫作“归奇于枋”,是说将这最初拿出的一根,放在数到最后的一堆余数之中。“以象闰”,说明这是根据中国历法治闰月的方法来运算蕃草的。
“五岁再闰”,中国的历法,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气盈朔推”。什么叫“气”?气指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真实反映了一年气候变化的历法。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日数,平均分为二十四节气。它真正反映了地球的寒温和棺物生长的情况。这种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历法,它和真正的太阳年是一致的,甚至比懦略历(JulianCalendar)更为准确。因为它真正反映了一年四季十二月实际气候的变化。而所谓“朔”,就是“朔望”。“朔"是初一,月亮没有光芒的时候;“望”是说月亮与人类互相对望,即是十五或十六日,是月亮最岡最亮的一夜。因为一说到“朔望”,就不是以太阳为标准,而是以月亮作为标准。月亮的每一个循环是二十九点五四天左右。因此,我们的大月是三十天,小月是二十九天,一年的数据是三百五十四天多一点。实际一年有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二天。各位请留意这两个数据,“气盈”是过多,“朔虚”则是少了一点。各位看看气盈和朔虚之间,是否相差十一天?为何中国又说一年三百六十天?将两个数据加起来平均,就是约等于三百六十天。超过的减少,不足的增加,这就是我们历法的来源。正是因为阴历每年实际少了十一二天,三年就少了三十多天,要置一个闰月;五年差不多有五十多日,要置两个闰月;十九年就要置七个闰月,而日、月就刚好回复到原点。各位都知道西历和农历的生日不是年年符合的,但每隔十九年之后,就会很高兴,因为发现自己的西历生日和农历生日回到同一天,但如果你碰到儒略历加一天或减一天,你的生日就可能有一天的差距,就是这个原因。
“归奇于扰以象闰”,这句话其实有很多问题。张横渠(张载)的说法是“奇”、“枋”是两回事,但是朱子承孔颖达之说,认为“奇”也是余数。与他同时的了不起的易学家,叫郭雍,他的父亲郭忠孝同样是有成就的易学家,则接受了张载的说法。郭雍继承了父亲的说法,写成《郭氏传家易说》,写得非常好,尤其是《系辞传》说得特别好。各位如果研究《系辞传》,参考这本《郭氏传家易说》,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启发。他坚持张载的说法,结果朱残与他展开了一场学术辩论。平心而论,既然叫作“奇”、叫作“扰”,应该当作两件事来处理,至少从文字上来说是合理的。因此,虞翻和张载的说法较合理一些。但是如果跟随张载的说法,由于奇是“挂一”,就出问题了。因为下面的文字说是“故再枋而后挂”,意思是要经过再次罝闰、再挂一,所以朱残认为计算法,一变、二变、三变都要挂一,但张载认为只需要第一次挂一,第二、三次就不用挂一了。结果有人做过统计,不挂一得出的数据太麻烦了,不知如何处理。所以通过实际的统计,令人知道跟随文字表面意义解释,张载所说的方法,第二、第三变不挂一,直接从分二开始,得出六、七、九的数据比例非常不平均,令人难以处理。因此说到实际,朱熹的说法是更合理的。所以南宋之后,大都跟随朱熹的说法,不接受张载的说法。故我现在依照朱崁的说法,免得各位混乱。
“五岁再闰”,我们知道闰月是五年两闰。究竞在筮法上以什么象征五年?我们说挂一,就象征一年;接着揲左,象征一年;枋左,象征一年;揲右,象征一年;然后枋右,象征一年。五个步骤加起来就象征五年。然后将挂一的余数,枋左、枋右的余数当作一堆,就象征两个闰月。
“以象闰”是指什么?原本太阳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你现在勉强说三百五十四或三百五十五天分为十二月是一个太阴年,是否少了十一天?把两年各十一日的余数留到第三年,第三年亦有余数十一日,加起来才变成闰月,五年便有两个闰月。每年剩余的十一日就是太阳年减太阴年的余数。笟法中两个数据,一个是挂一的数,一个是两次揲四之后的余数,便象征两个闰月的余数。这其实可说只是勉强地解释而已,不过是说明这个计算法是利用五年两闰来象征筮法的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的演算过程是以历法为依据的。
“五岁再闰,故再枋而后挂”。刚才是第三步,只是完成左面的揲、枋而已。因为五岁再闰,因此,要将右面的那一堆数过了后,将右面的余数也要拿走,才算是完成历法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将整个过程与天文历法配合。说明它是科学,不是迷信,得出的数据也就是科学的。当然我们矜来不是,但《系辞传》的作者希望用理性来说明筮法是根据天地日月运行变化的规律,而不是神灵的恩赐和惩罚。至少古人有这样的想法,是伟大的,是将鬼神的赏罚变成了自己做了什么事就有什么后果,于是将《易经》占筮从原来的迷信提升为自然规律的蓽写了。
“再枋”指需要将揲右的余数再次枋在手上,即揲右后,将右面的余数枋在左手的第二、第三只手指之间。我们后世感到麻烦,就随手放在不要的那一堆中。“而后挂”,然后第二次演算时,又从“挂一”开始。这个“挂”字,就是指第二次运算的再“挂一”。还有人认为这个“挂”字其实和“卦”字相同,意思是再次演算这个卦。换言之,经过这个四度运苒的过程,才产生一变;要经过三变,然后求出一爻。所以它并不是演算的完成;还要经过两度的演算,才得出一爻。这点留待下面再解说。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qw/yz/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