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先生指出:所谓互体,是指在六爻结构的卦体中,除了乾、坤等个别卦外,并非都是,上下两个单卦卦体,二至四、三至五均可组合为一个新的单卦卦体,初至四、二至五、三至上均可组合为一个新的复卦卦体。
虞氏视互体说为重要的解《易》体例,并有所发展。具体而言,虞氏有二交互体、三爻互体、四爻互体、五爻互体等诸种说法。二交互体,又称“半象”。虞氏注《小畜●彖》“密云不雨, 尚往也”日:
密,小也。兑为密。需坎升天为云,坠地称雨。上变为阳,坎象半见。故“密云不雨,尚往也”。
虞氏所谓的“坎象半见”,是指小畜卦四、五爻互体成坎卦下部分。
如虞氏注《讼●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日:
永,长也。坤为事,初失位,而为讼始,故“不永所事”也。小有言,谓初四易位成震,言三食旧德,震象半见,故“小有言”。初变得正,故“终吉”也。
讼卦初爻与四爻易位,则二、三、四爻互体成震卦,对于六三而言,其与九二仅构成一半的震卦卦象,故虞氏曰“震象半见”。再如虞氏注《需●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日:
“沙”谓五。水中之阳称“沙”也。二变之阴称“小”。大壮震为“言”,兑为口。四之五,震象半见,故“小有言”。二变应之,故“终吉”。
需卦卦爻六四至五位、九五至四位,则成大壮卦,上经卦为震,而对于九二所应之六五,其与九四仅构成- -半的震卦卦象,故虞氏曰“震象半见”。由之可见,虞氏的互体说,又与卦变说或之正说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爻互体。虞氏注《泰.初九.小象》“拔茅征吉,志在外也”曰:
否泰反其类,否巽为“茅”。茹,茅根。艮为手。汇,类也。初应四,故“拔茅茹以汇”。震为“征”,得位应四,“征吉”,“志在外”。外,谓四也。
泰卦与否卦属于旁通之卦,故虞氏在解释泰卦小象时,又引用了否卦的卦象。虞氏所谓“否巽”,是指否卦三、四、五爻互体成巽卦,“艮”是指否卦二、三、四爻互体成艮卦;“震”则是指泰卦三、四、五爻互体成震卦。此处皆是以三爻互体解释《周易》经传。如虞氏注《同人●彖》“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日:
“唯”,独也。四变成坎。“坎为通”,为志,故“能通天下之志”。
此是以同人卦九四变为阴交,二、三、四爻互体成坎卦。再如虞氏注《噬嗑》“享,利用狱”日:
否五之坤初,坤初之五,刚柔交,故“亨”也。坎为狱,艮为手,离为明,四以不正,而系于狱。上当之三,蔽四成丰,折狱致刑,故“利用狱”。坤为用也。
虞氏所谓的“坎为狱,艮为手”,即是以噬嗑卦三、四、五爻互体成坎卦;二、三、四爻互体成艮卦。
四爻互体。虞氏注《师.大象》“君子以容民畜众”日:
“君子”谓二。“容”,宽也。坤为民众,又畜养也。阳在二,宽以居之,五变“执言”时,有颐养象,故“以容民畜众”矣。
师卦六五变为阳爻时,二位至五位互体象颐卦,故虞氏以之解释《大象》辞。此处“执言”疑涉下文六五爻辞而衍。虞氏注《同人.九五》“同人先号佻而后笑,大师克,相遇”日:
二至五体姤,遇也,故“相遇”。
此是以同人卦二位至五位四爻互体象诟卦,故以之解释爻辞。虞氏注《睽●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日:
无应,四动得位,故“悔亡”。应在于坎,坎为马。四而失位,之正入坤,坤为丧。坎象不见,故“丧马”。震为逐,艮为止,故“勿逐”。坤为自,二至五,体复象,故“自复”。四动震马来,故“勿逐 自复”也。
睽卦九四变阴爻后,二位至五位互体象复卦,故虞氏以之解释爻辞。
再如虞氏注《大畜.六五》“獷豕之牙,吉”日:
三至上有颐象。
是说《大畜》卦三至上位互体象颐卦。
五爻互体。虞氏注《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日:
童蒙谓五,艮为童蒙。我谓二也。震为动起,嫌求之五,故日“匪我求童蒙”。五阴求阳,故“童蒙求我,志应也”。艮为求,二体师象,坎为经。谓礼有来学,无往教。
虞氏所谓的“二体师象”,即是以初爻至五爻有师卦卦象,九二即象征师者。虞氏注《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日:
乾为旧德。食谓初。四二已变之正。三动得位,体噬嗑食。四变食乾,故“食旧德”。三变在坎,正危贞厉,得位二,故“终吉”也。
按虞氏注《讼●初六》“初四互易”,注《讼●九二》“二变应五”,此处又日“三动得位”,则成鼎卦,鼎卦初爻至五交,如果把初爻和二爻看成震卦半象的话,则体“噬嗑”。再如虞氏注《泰●上六》“ 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日:
谓二动时体师。阴皆乘阳,行不顺,故“勿用师”。
此是以泰卦九二变阴爻,二位至五位互体象师卦。再如虞氏注《明夷.大象》“明人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曰:
“而”,如也。君子谓三。体师象,以坎莅坤。坤为众,为晦,离为明,故“用晦如明”也。
亦是以二至上位五爻互体象师卦,下经卦为坎,上经卦为坤,故日“以坎莅坤”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虞氏的互体说突破了自春秋易学以来以三爻画互体的理论,大大拓展了互体的内容和形式,并且互体说与爻变说结合起来,在解释《周易》经传时极大地扩展了取象的范围;但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如此随意、频繁地运用互体说解《易》,以之沟通卦爻辞与卦爻象之间的关系,反而使易卦中蕴涵的哲理被烦琐的象数冲淡了,甚至淹没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zh/9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