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就现有文献资料而言,最早提出“和”思想的是西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公元前551~475年),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大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人,行核极...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刺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史伯提出“以他平他谓之和”的观点很重要,这是“致和”的方法、原则。因为,过与不及都是有失中和,如何矫正过与不及呢?就是“以他平他”。如在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中,木气太过,必克其土而不及,这时就有金起平木救土,使其趋于平和。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文作“中气以为和”。《经籍纂诂》: “冲, 中也。”
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有盛衰,阴阳中和才能生物,故老子提倡“守中”。实际上这是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阐释。
孔子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将中和观用于人道。如《论语.子路》:“君子 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学而》: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节之,亦不可行。”《中庸》 也记载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乐记》说:“和, 故百物皆化。”《滩南子.汜沦训》 也说:“天地之气, 莫大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由此可知和的重要性。《易传》 中也多次讲到“和”, 如: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乾卦 《彖传》)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 《彖传》
利者,义之和也。(乾卦 《文言 传》)
履,和而至。履以和行。(《系 辞传》)
孔子在太庙主持祭祀,太庙就在王都之中,所以孔子对中和;是有深刻体会的。正因为如此,孔子才能提出“保合大和”的天和观念以及“君子和”“小人不和” 的人和观念,还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天和与人和的统和观念。庄子对此有阐发,他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大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什么是“天地之大德"?孔子《系辞传》日“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和” 能生物,“ 人和”能平天下。这和孔子在咸卦《彖传》中的说法一致:“天地感, 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天地感” 就是“天和”,“圣人感人心”就是“人和”。至于“天和”与“人和”的统和,庄子则曰“帝王之德配天地”、“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独 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与“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是同义。而《庄子.天道》篇正是记载孔子向老子学道的一篇,庄子又是老子的再传弟子,所以他们有同样的观点。如何达到天人和同呢?老子向孔子是这样说的: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乾,热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日:“丘也眩与? 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老聃曰:“吾游于物之初。”
孔子曰:“何谓 邪?”
(老聃)日:“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汝议乎其将;至阴肃素,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
孔子日:“请问游是。”
老聃曰:“夫得是 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孔子曰:“愿闻其方。”
(老聃)日:“草食之兽不疾易藪,水生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夫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夫天下者也,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死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乎?”
老聃曰:“不然。 夫水之于汐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 其犹醯雞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什么是天人和同?其实就是天人合一。 为什么孔子提出“知者乐”(论语.雍也》) 的观念呢?因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合生气之和”。庄子日“乐以道和”。“乐从和,和从平”。乐则以有声音,所以孔子学乐,有人称之为吹鼓手,并在豫卦《像传》说:“先王以作乐崇德, 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佐传》
昭公元年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倜礼.春官 .大司乐》说“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休记.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 继也。《夏》, 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里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现在可以知道孔子说“知者乐”是什么意思了吧。乐则知天道,即“知天命”。不仅知天和,也能达到人和,终归天人同和。
故孔子喜乐,“在齐闻 《韶》, 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dj/9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