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基础 > 易经典籍 >
分享到:

易经典籍

孔子推崇方法、原则是行中和

2023-06-0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典籍 | 点击:

孔子崇天道也好,提倡人道也好,推崇君子也好,理想圣人也好,他的终极目的是想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其方法、原则是行中和。无论是在《论语》中,还是在: (易传》中,这一观点阐述的都很明白。

关于中字,学者众说纷纭。就其起源,有旗帜说(居于中央的旗帜)、测影立杆说、箭矢中的说等。0然而都与太阳有关。如.

姜亮夫的测日影立表说:“ 上古朴质,立木以为表,取表端日光之面,以定正昃。即于表上建旗以为一族指揭之用,于事既便,于理亦最简,此氏族社会之常例。”②温少峰与袁廷栋先生取姜说,以测日木表释《说文》所谓中“从‘口、|,上下通’,就是指太阳当木表之顶,其所投日影垂直,故为‘上下通’,故‘ 和也’即互相‘对和(合)’之义。”萧兵先生以为木表实即原始社会交通人神、连接天地的神杆(诸如居于地中央的神山、神石、神树、神柱、神梯等)的变形:““木表’ 本身也是一种‘神杆’,即可以与日影取直,又能上下通,以贯通天上人间。”

关于箭矢中的说,前说“智”时已谈到,在原始岩画中有反.映,就不多说了。中字既然与太阳有关,而太阳是阴阳的起源。孔子说:

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各有多少而对待。徐道一先生说:“阴阳是对待的统一说明了阴与阳之间的互补、差异和对立关系,可以产生吉、凶、悔、咎、利、害等后果。如何能取得好的结果呢?传统文化强调主要用‘中’ 来达到这点,而不是采用极端手段。其基本出发点是孤阳和寡阴都不能被看成为理想的状态,而要取其中间状态。”

关于中字的含义,姜亮夫先生曾做过深人详细的考释:“凡中音必平正,故引申为平。《国语 ●晋语》:‘夫 以回鬻国之中也。’注:‘中, 平也。’《淮南.主术》 ‘ 是以中立。’注:‘中,正也。’施以人事而言,凡中者不偏颇(《书洪范》疏),故引申为和。《国语●周语》: ‘道之 以中德。’注:‘中庸之德也。’《说文》: ‘中, 和也。’《易.蒙》: ‘以 亨行时中也。’注:‘中, 和也。’

《论语》:‘中庸之谓德也。’ 皇疏:‘中,和也。’《庄子.在宥》: ‘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 注:‘中, 顺也。’《汉 书●律历志》:‘ 民受天地之中。’注:‘中为中 和之气。”有平、正、和三义。中和是为了矫正太过与不及的问题,如朱熹说:“中者, 无过无不及之名。...中者, 天下之正道。”这在中医里表现地更为突出,中医五运六气的胜复之变,就是为了达到中和的目的。

《论语.尧曰》:

尧曰:“咨! 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尧帝把“允执其中”作为重要原则,传给舜,舜又传给禹,可见其重要性了。《礼记.中庸》 记载了孔子对这一重要原则的见解:“舜其大和也 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即不偏向任一极端,而用

其中道。《论语 .先进》也说:“子贡问: ‘师与商 也孰贤?’子日:‘师也过, 商也不及。’日:‘ 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孔子用“过”与“不及”解释“中”是对的,“过”与“不及”同样不好, “左倾”与“右倾”同样有害。 《礼记.仲尼燕居》对此也有记载: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日:“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编也。”子贡越席而对日:“敢问何如?” 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 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日:“给夺慈仁。” 子日:“师(子张),尔过,而商(子夏) 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日:“敢问将何 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 夫礼所以制中也。”

就是说,敬、恭、勇的行为如果没有“礼”来节制便会失“中”而流于野、给、逆。子张、子夏、子产都失其“中”, 那么如何得中呢?孔子说用“礼以制中”。

《论语.子路》:“子日: ‘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又说:“子曰: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进取和不为,就是过与不及。所谓中刑,即折狱公平,刑罚轻重得当。孔子认为,一切贵在“行中”,这在《易传》中反映尤为突出。除了前文已述《彖传》的“行中”思想之外,在《小象传》也占有突出地位。如:

以“中”字作解的有十三爻:

坤六五:文在中也。

泰六五:中以行愿也。

豫六五:中未亡也。

临六五:行中之谓也。

复六五:中以自考也。

坎九五:中未大也。

小畜九二:牵复在中。

履九二、中不自乱也。

大有九二:积中不败也。

大畜九二:中无忧也。

坎九二:未出中也。

恒九二:能久中也。

大壮九二:以中也。

以“中道”作解的有五爻:

蛊九二:得中道也。

解九二:得中道也。

夫九二:得中道也。

离六二:得中道也。

既济六二:以中道也。

以“中正”或“正中”作解的又九爻:

需九五:以中正也。

讼九五:以中正也。

诟九五:中正也。

井九五:中正也。

比九五:位中正也。

随九五:位中正也。

巽九五:位中正也。

豫六二:以中正也。

晋六二:以中正也。

以“中心”或“中行”作解的有三爻:

师六五:以中行也。

谦六二:中心得也。

中孚九二:中心愿也。

以“中直”作解的有二爻:

同人九五:以中直也。

困九五:以中直也。

凡是有“中” 之爻,不在二位,就在五位。且以位九五得“中正”“中直” 为最好,六五得“中”则次之。二位则以六二得“中正”为最好,九二得“中”则次之。只有“中正”是当位,所谓当位,即指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反之,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就是不当位,如九二和六五都不当位,故九五比六五好,六二比九二好。如:

涣九五:正位也。

履九五:位正当也。

否九五:位正当也。

兑九五:位正当也。

中孚九五:位正当也。

师六五:使不当也。

中,又称中庸。为了阐发孔子中道思想的重要性,子思特作《中庸》加以光大。学者对《中庸》有两种解释:一是训“庸”为“用”,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 用也。”一是程颐提出的:“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论语集注.雍也》)张岱年认为: “中庸”即“中”的原则的运用。“中庸”、 “中行”、 “中道” 都以“中”为核心。

“中庸”观念认为,凡事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和达不到这个限度是一样的。“中”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现代学者萧兵先生称《中庸》是“一个字的思想史”,从“中”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dj/96825.html


易经典籍推荐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现在假设你已经学会怎样找出卦名了…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