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系辞》当作于战国中期
上文已述,从《文言》对于爻位说的理解上看,其当成书于《彖》《小象》之后。我们再将《彖》与《文言》中的相似文句作一比较:
《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文言.乾》:“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二者比较,《文言》有袭用、拆分《彖》文句的痕迹。如将“大哉乾元”,拆分成“乾元者”“ 大矣哉!大哉乾乎”;将“时乘六龙以御天”,拆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将“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国咸宁”,改成“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很明显,“品物流形”紧接“云行雨施”要顺畅、自然得多。另外,《彖》言“性命”,《文言》则言“性情”,“性情”-词的出现当晚于“性命”,并辅之以“精气”说释天,都可见《文言》的创作在《彖》之后。
另外,从《文言》的内容来看,它专门论述乾坤两卦卦爻辞的内容,特别是对于乾卦,三次反复陈述六爻的意义,亦可见其带有汇集众说的性质,这当是《彖》和《小象》流行以后的产物。
关于《系辞》,为什么说其著作年代要晚于《彖》和《小象》呢?这由《系辞》与《彖》《小象》 解《易》体例的继承关系可以看出。
《彖》是逐卦来解释卦义和卦辞的,《小象》 是逐爻来解释爻辞的;而《系辞》则与它们不同,集中讨论了《周易》一书的性质、内容、作用诸方面的问题,是属于通论性质的著作。如果没有《彖》《小象》 对《易经》所作的象数上的构建,《系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下面从.二者的继承与发挥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之。
关于爻的“刚柔说”。《彖》《小象》 认为阳爻是刚,阴爻是柔,直接用“刚柔”来解说卦爻辞。而《系辞》则进一步追寻“刚柔说”内蕴的哲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只有在人们熟练运用“刚柔说”解《易》之后,才会去论述“刚柔”说所蕴涵的义理。再如《系辞》: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柔者,立本者也。
这是进一-步将“刚柔”作为《周易》的立卦之本,认为刚柔两爻的互相推移,才形成了《周易》的变易之道。如果没有《彖》《小象》 大量运用“刚柔”观念解释卦爻辞,并构建了解《易》的体例,《系 辞》谈何论述“刚柔”之道?
关于“爻位说”。《彖》《小象》 将一卦六爻视为初、二、三、四、五、上六位,并提出了“当位说”“中位说”“应位说”等各种解《易》体例。尤其是《小象》,因其是专门对六十四卦六爻的解释,所以,除了特别推崇“当位说”“中位说”,对初位、.上位的卦辞特点也特别注意,对于卦爻六位的意义可谓阐发到了极致。《系辞》则一方面确立了六爻的概念,提出了六爻的意义所在,如《系辞》日: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这是说,只有在一一个六画卦,各“画”才称得上“交”。又日: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日爻。爻有等,故日物。物相杂,故日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这是进一步阐释了一卦六爻的哲理依据,认为其中蕴涵有天地人三才之道;并且进一-步阐述了吉凶与爻位的关系,因爻位有等差,若事物的文理处置不当,就会产生吉凶不同的结果。很显然,这是对《彖》《小象》“爻位说”的深化。另- -方面,《系辞》对卦爻六位意义的论述,也显然是本之于《彖》《小象》,如《系辞》日: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若非《彖》《小象》对爻辞的解释、分析在前,《系辞》恐怕很难对“初、二、三、四、五、上”六爻特点作出如此系统而准确的揭示。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jc/9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