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全文 > 易传 >
分享到:

易传

《易传》的形成和篇目

2015-02-22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传 | 点击:
《易传》的形成和篇目
 
《易传》的篇目共七种十篇,即《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此十篇,《易纬•乾凿度》和东汉经师称之为“十贸”,“翼”是辅助羽翼之意,表示用来解释《易经》。、汉代学者称解释懦家经典的著作为传。十翼一类的著作亦称为《易传》。
 
关于《易传》的作者及著作年代,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司马迁于《史记•孔子世家》中,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此说影响很深。直到欧阳修方怀疑《系辞》为孔子所作。其后,淸人崔述进而怀疑《彖》,《象》为孔子所作。近人对这个问题#了大童的研究,大多认为十翼非孔子所作,各篇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乃战国以来陆续形成的解易作品。但对各篇形成的年代,仍存在不同的意见6大的分歧有二,一是战国前期说,一是战国后期说。此外,关于作者的学派属性问题,有的认为主要是僑家学者,有的认为主要是道家学者。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出进一步细致的研究。为了读者参考方便,我们就先秦易学流传的情况提供一些历史背景材料。
 
《左传》昭公二年记载:“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已经无力保存传统的周文化,许多掌握文化典箝的祝宗卜史人员纷纷散流到各国去谋生,其中就有一位周史携带着《周易》去见陈侯(•《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锊是周公的后代。在当时人的心目中,鲁文化就是周文化的象征。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是在待文化的薰陶下形成的。他自称“述而不作”,实际上,他是利用整理和解释传统文化典籍的形式来发挥他的思想。这些传统文化典籍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早管《易传》并苹孔子所作•但是,孔子和《周易》有着很深的关系。《论语》有两条记载:“于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徳,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恒卦》九三爻辞。孔子引用了《恒卦》的这条爻辞,并着重指出,只有不把《周易》:用于占卜,才能体会出其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道理。不把《周易》用于占卜而着重于从义理上引申发挥,是孔子的读《易》法。这种读《易》法并不是孔子的发明,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许多人这样做了。孔子只是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个方法。后来儒家都是用孔子的这个方法来读《易》荀子就说过:“善岑《易》者不占”(《荀子•大略》)。由于这个方法被儒家自觉地运用,《周易》这部占卜之书才逐渐地摆脱宗教巫术的性质,被改造成为发挥僑家义理的书。传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花了很大的功夫。在从《易经》到《易传》的发展过程中,孔子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占了极端重要的地位。
 
汉代的历史家叙述易学的传授世系,都追溯到孔子。司马迁说:“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犴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谆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苗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班固说:“自鲁商罌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席授江东犴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處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同授淄川杨何,字叔元,元光中征为太中大夫”(《汉书•僑林传》)。司马迁和班固的说法大体上是可信的。撇开秦以后不说,在先秦时期,易学的传授从孔子开始,由鲁而楚,再由楚回到鲁,辗转传到燕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楚人3T臂子弓是从《易经》到《易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忽视这个环节,就很难解释《周易》所受到的楚文化的影响和它所具有的那种复杂的外貌。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文化上表现出浓厚的地区性色彩。可以粗略地区分为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也可以细致地区分为荆楚文化、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这些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自成系统,同时又在彼此影响,.相互融合。当时的一些重要学派,比如道家、儒家、管仲学派、法家、阴阳家,一方面以某一特定地区的文化为背景孕育形成,另一方面又吸收其他地区文化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易传》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它是以邹鲁文化为背衆的,同时也接受了多方面的影响。当它由鲁而楚,传授到楚人犴臂亍弓时,接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再辗转传到燕齐,又接受了管仲学派以及燕齐文化,其中包括阴阳家的影响。此外,还可以找到它受法家影响的痕迹。其中,以道家和阴阳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如果不吸收道家天道观和阴阳家的思想来丰富自己,《易传》至多只能得出类似孔子的那种政治伦理教训,而不能形成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在内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各地区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到战国末年,达到了高潮。就南方的荆楚文化而言,一向是对自然哲学的问题比较关心。《庄子•天下篇》:记载:“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由于这种关心,所以南方的荆楚文化对于阴阳学说的孕育、成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越国的范蠡最早运用阴阳范畴来解释天道运行的规律。老子运用阴阳范畴建立了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学命题:“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庄子不仅反复运用阴阳范畴来展开他的哲学体系,而且首次提出了“太极”的概念(见《庄子•大宗师》)。又如齐国的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厂创立了阴阳学派,“深观阴阳消息”(《史记•孟轲荀卿列传》)。阴阳学说对儒家的影响较晚,直到战国末年才在荀子的思想中呈现出来。孔子罕言天道,他所关心的主要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根本不谈阴阳。战国中期的孟子也根本不谈阴阳,虽然他论及天道,但却把天道的本质归结为诚,而不是像道家那样看作是阴阳大化的自然运行过程。到了战国末年,通过各地区文化长时期的相激相荡,才逐渐汇成了一股学术大緻含的高潮。荀子一方面站在儒家的立场批判了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的缺点,另一方面又把由道家所发展起来的阴阳学说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建立了一个不同于孔盂的自然主义的天道观。
 
孔子与《易》的关系,目前可考的,就是已引用的《论语》上的两条记载。孟子多次论及《诗》、《书》、《春秋》,但对《周易》—无评论,由此可以推想,《易传》各篇的形成与孟子大概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0《荀子》书中关于《周易》的言论共有四条:“《易》曰:‘括襄无咎无誉。’腐僑之谓也”(《非相》),“《易》曰:4复自道,何其咎?《春秋》贤穆公,以为能变也”(《大略》)>“稗为《易》者不占”(同上),“《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髙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同上)。其中第一、二、三条完全是沿袭了孔子的读《易》法,第四条对《咸》卦的解释,运用了卦义说、爻位说、刚柔说,则是创造性的发展,与《易传》有许多相通之处。有些研究者根据这种相通之处,断定《易传》属于儒家中的荀子一派,或者直接作于荀子的门徒。其实,《易传》的思想自有特色,应该独立成派,把它归厲于荀派是不符合实际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荀子主张性恶论,而《易传》主张性善论,二者在人性论上是对立的。比如《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传》的性善论虽然和孟子是相一致的,但是从哲学基础上来看,又是根本对立的。孟子把性菩说成是人们的内心所固有的/《易传》却从天道阴阳变化的规律上找根据。从这一点来肴,把它归属于孟派也不恰当。
 
在战国末年学术融合业已蔚然成风的历史条件下,各家各派都在从亊综合总结的工作。《易传》对综合总结所持的总的态度就是《系辞下》所说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是一种超越的态度,宽容的态度,与荀子在《非十二子》、《解蔽》中所持的那种带有顽固学派成见的批判态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所以《易传》的学派腐性也就变得模糊不淸,很难贸然断定6虽然它明显地接受了由道家及阴阳家发展起来的阴阳学说,建立了一套不同于孔孟的自然主义的天进观,但不能据此而断定它是属于道家或阴阳学派的作品。另一方面,虽然它以邹鲁文化为背景,与儒家有着很深的关系,也不能据此而断定它是属于儒家学派的作品。仅只因为秦汉文献所记,传授《周易》的主要是儒家学者,汉人才奉《周易》为儒家经典之•一。就《易传》的思想整体而言,它是道家的自然主义与儒家的人文主义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既不像纯粹的道家那样侧重于天道,蔽于天而不知人,也不像纯粹的儒家那样侧重于人道,蔽于人而不知天。除此以外,它当然还综合总结了其他各家的文化创造。总之,《易传》各篇的作者及其著作年代,如今已不可详考,我们只能联系先秦思想文化总的发展趋势,作一些粗略的比较分析。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qw/yz/9244.html


易传推荐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现在假设你已经学会怎样找出卦名了…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