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不可恶”的“恶”字,就是讨厌、厌倦,或者是轻易忽略的意思。所以“不可恶”既可以解释为不可以轻视它、低估它,亦可以解释为不可以烦厌它。两种说法古代的注解家都有采用。不过“厌恶”这种说法为较多注解家所接受。我在下文再作解释。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不可乱”的“乱”字,就是淆乱、混乱,这句或者是说不可轻举妄动,或者是不要因此而错乱的意思。这两个不同的说法都有人采用。但我觉得元朝吴澄的《易纂言》的说法比较好。他继承了朱崁的说法,再将之引申。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他说上面的卦和卦象就是说明了、反映了天下最深奥、最鉍杂的内容、本质和规律。虽然《易经》将艰深
的道评变得平易简单了,你不要因为它表面的平易简单而轻估它、鄙视它,认为它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是第一种解释,说明了《易经》将最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但这种简单+是幼稚,而是把最复杂的事物提升到普遍的层次。就好像我们说任何科学的原理,例如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之一:如果不受外力影响,“运动的物体永远运动,静止的物体永远静止”。这定律小学生也听得明n,但如果我们细心体会他当年如何作出研究、分析和推理才得出这定律的复杂至极的思考过程,或者知道在牛顿之前众多物理学家在这一方面的学问建立时,由幼稚逐步发展到为复杂的原委,然后我们才能明白牛顿能在这个基础上融会贯通、化繁为简而完成这定律的原因。明乎此,就可以推知这种简单已提升到更高层次,是人类智慧和知识进步的结果。《易经》所说的道理虽然表面平易、简单,但它实际上是融贯了“至赜”的亊物才能达致的结果,因此不可以因为表面平易简单而轻视它。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是说象中间所蕴含的至微至奥的原理,你读了内心感动、喜悦,可以“进德”;依据它行事于外,可以“修业”。因此,你乐意接受,而不会讨厌它。这也解释得非常好。其实两种说法都是同一意思。实际上第二种说法更多注解家采用。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爻辞反映、说明了天下事物变动的原则、方向、规律。因此,如果掌握了这些知识,面对任何要采取的行动,你都能看清楚各种事情,不会目迷五色、被各种变乱的事物混淆了判断,你就能够走正确的道路,因此得到成功。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说法是掌握了爻辞所示处动之道后,明白了这个“至动”背后,有不变之道作为行事的指南,你就不会因为爻辞表面所说事物的变动不休、混乱之极,而感到混淆无所适从。这是第二种解释。其实两种解释意思差不多,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
这句话是说,卦的象要象天下纷繁复杂的事物,要象得对,不对不行。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这句话是说,天下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爻所言的变化不可乱。因为只有观察出“会”、“通”,才能“行其典礼”,如果乱了,就不行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qw/yz/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