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孟喜的卦气易学,需要介绍和阐释的有如下几点:(接上文)
三是十二月辟卦说。十二月辟卦说是孟喜在将六十卦与十二月相配的过程中一个天才的设计。十二个公卦、卿卦、侯卦、大夫卦皆有与十二月相配的意义,但唯独十二月辟卦说从卦象看更富有阴阳消长的规律与意义。“辟” 指君主、天子,辟卦就是君卦,即以十二天子卦配十二月。早在孟喜之前,人们即以律合历,《淮南子.天文》中有以十二律分主十二月的搭配方法:
这种搭配,可以说是在气本论基础上,以阴阳二气消长理论解释律历的产物,《淮南子.天文》:
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日冬至为德。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日夏至为刑。
这当给孟喜以启发,促使其进行了以十二卦配十二月的构建:孟喜以复卦为阳气生长的始点,与子月相配,亦是渊源有自:从卦爻象上看,一阳生于五阴之下,象征阳气初生,故《大象》即以之为冬至之卦:“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按照《易纬.乾凿度》说“易气从下生”的理论,每一阳爻的增加,表示天地阳气的增长,至乾卦,六爻皆阳,则表示阳气极盛。阳极生阴,垢卦卦爻象为一阴生于五阳之下,以之象征阴气生长的始点,故以之配午月。相应的,每- -阴爻的增加,表示天地阴气的增长,至坤卦,六爻皆阴,表示阴气极盛。这样,由复到坤十二卦周而复始的卦爻象之变,表达了“十有二变而岁复初”的天地循环之道。由于“复、临、泰、大.壮、央、乾”六卦,表达的是阳息阴消,故又称“息卦”;“垢、遁、否、观、剥、坤”六卦,表达的是阴息阳消,故又称“消卦”,十二月卦,人们又称之为“十二消息卦”。为什么以十二月卦与“辟”相配呢?这源于古代以天子、国君的事迹作为纲领,以编年的体例,依照年月的顺序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学传统,即以帝王配天的思想。
四是以卦值日的卦历设计。按照一行的“当据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九六七八,是为三十。而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变,十有二变而岁复初”的叙述,可见孟喜进行以卦配候的设计,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六十卦所值日长为一岁,以与历法相统-一,如此方实现以卦配历的天道建构。“ 卦以地六”之“六”,指的是六日,当然这是一一个约数,实际值的六日七分。在此需要辨析的是:就孟喜卦气图的整个建构来看,其吸纳了二十四节气在内,就历法上自然准拟的是《太初历》;但《太初历》是八十一分历,一年的日长为365 385/1539日,就一行的记述来看,孟喜、京房采用的是八十分历,即《颛顼历》,颛顼历一年的日长是365 1/4日,360日配六十卦,每卦值六日,剩余5 1/4日,按八十分历计算的话,一共是四百二十分,再分配给六十卦的话,每卦值七分,二者合计,六十卦每卦值日六日七分,如此可见,孟喜、京房的卦气图,在与一年时长相配上,实际配的皆是《颛顼历》一出 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太初历》一年日长的约值也是365.25日,与《颛顼历》相差甚微;另一方面八十分历恰好可以被六十卦等分,二者可以实现完美的契合。于此可见,孟喜在以卦配历的设计上,实际上是出于不同的需要,兼准了《太初历》《颟顼历》的。如此可见,在卦与候之间的搭配上,虽然在形式上实现了整齐划一,但因五卦配六候,实际上始卦、中卦、终卦在所值的日数.上是有差异的。按照一行的解释,因“天中之策五”“地中之策六”“贞悔之策三”①,则公、辟、大夫、卿卦值六日有余,而侯卦内、外各值三日有余。
五是卦气图中的五行说。按一行“因四立命之,得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用事。以贞悔之策减季月中气,得土王用事”的说法,卦气图还体现了易卦与五行相配的理论。按《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皆以甲乙配东方春木,丙丁配南方夏火,戊己配中央土,庚辛配西方秋金,壬癸配北方冬水,但土行仅具有虚位的意义,其运行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直到《淮南子●天文》提出了“土王四季”说,才对一年土行中的时间有了明确的界定:
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已四季土也,庚申辛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
即将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寅为孟春,卯为仲春,辰为季春;巳为孟夏,午为仲夏,未为季夏;申为孟秋,酉为仲秋,戌为季秋;亥为孟冬,子为仲冬,丑为季冬。按- -年三百六十天计算的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占七十二天;而分别取四个季月的后十八天配土行的时间,这样土功在一年四季都得运行,故谓之“土王四季”。这一说法,在《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也有记载:
帝日: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日: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可知秦汉间土旺四季说已经非常流行了。在孟喜卦气图中,五行所主的时间又体现在二十四节气中,木、火、金、土四行各主五个节气;土行所主的节气则是三月气谷雨、六月气大暑、九月气霜降、十二月气大寒,在时间上则是以四气为中轴而以策数进行调整,以满足土行一年所主的时日。如此看来,孟喜的卦气易学,又把形成于秦汉间“五行主岁”的学说吸纳了进来。
二、孟喜卦气易学的学术史意义
孟喜的卦气易学,是在“《易》与天地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阴阳变易”的法则,将六十四卦与四方、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乃至与天子、公、侯、卿、大夫等国家上层统治者相配,以卦爻象解说天地--年节气的变化规律乃至国家政治的理想模式,从而在易卦的体系内构建起了天人感应的新天道与新占术,并使二者在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周立升指出:卦气说是汉易的理论支柱,也是汉易之价值所在。西汉中期是卦气说的创制时期,易学家在对当时易学、哲学和天文历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与整合之后,极力寻找易学与宇宙论和天文历法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适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卦气理论。
可以说,孟喜卦气易学的构建,既极大扩容了《周易》的占筮系统,又极大提升了易学的地位和影响,使原本为卜筮之书的《周易》,一跃成为占验天道最精微、最权威的经典,从而深刻影响了西汉中后期的皇权政治。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qw/yz/9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