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入门 >
分享到:

易经入门

《易》之理一一《易》与天地准

2023-04-2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入门 | 点击:

《易经》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便面临一个不同认识与评价的问题。 首先在占卜的圈子内,很长一段时间,易占的权威性远远不如龟卜。《左传·僖公四年》: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日:“从筮。”卜人日:“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通过“筮短龟长”一句,可以看出在春秋筮人的观念中,还是认为龟卜的准确性要高得多。但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是一个易占权威上升、龟卜权威下潜的时期,人们对《易经》越来越重视,研究也越来越深人,乃至在战国中后期,形成了研究《易经》的著作一《 易传》,由之使《周易》脱离了纯粹为“筮卜之书”的范畴,逐渐成为学者借此阐释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伦理道德学说的工具。时至今日,对于《周易》评价.仍面临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其负面的评价亦不绝于耳。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 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作题为 《<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氏对《易经》的这种评价,笔者实在不敢苟同,难道说没有《易经》,近代科学就会在中国诞生?朱伯昆说:“ 如果说,古代的宗教典籍,是靠信仰和迷信得以长期传播,而《周易》则是靠其自身的理论思维和中国人的智慧相传下去的。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在同西方的哲学接触以前,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此堪为一语中的之论。

清代学者陈梦雷日:

《易》之为书,义蕴虽多,大抵理、数、象、占四者尽之。有是理乃有是数,有是数即有是理。六经皆言理,独《易》兼言数,顾数不可显,理不可穷,故但寄之于象。夫子谓立象以尽意,而全彖六爻之传皆称象日,则理数之备于象可知。

兹就陈氏之言引申之,谈谈《易经》理、数、象、占合一的哲学。

《易》之理一一《易》与天地准

《系辞》日: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此是战国时人对《易经》的评价,堪为千古不易之论。那么,《易》与天地准”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体现在以六十四卦象征天地、万物、人事的完备体系上。,《易》之八卦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间最为显著的八种自然物一天、 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错综交汇而形成六十四卦,遂使易卦系统成为囊括天地万事万物的、兼俱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严整而完备的象征系统。于是,-切看似孤立的事物、看似林林总总的世界,因八卦、六十四卦的系统构建而使人们一下子洞察了其中的奥秘: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无论是生命界还是非生命界-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运动、变化、发展、衰灭都在于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及其运动,都在于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变化。可以说,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已经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第-要义。

第二,体现在阴阳二元对立统一之道上。天地万物的生长衰亡,是何种原因?如何从最根本的性质上理解与把握它们?中国先民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以极大的智慧提出了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观念。自然界有天有地,有白昼有黑夜,有雄有雌,有冷有热,有上有下,有正有反....堪称是一个二元对立统- - 的世界,这二元便是阴阳。原来天地万物万象,其根本在于阴阳之间的矛盾斗争而又和谐统一!
《系辞》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万事万物,莫不负阴而抱阳,方能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故八卦、六十四卦卦形之构成基质,在于阴阳二爻;八正卦相对两卦的卦爻阴阳不是相反便是相覆;六十四卦相邻两卦的卦爻阴阳不是相反便是相覆,无不体现了阴阳二元对立统- -的规律。

第三,体现在六十四卦爻量变质变规律上。兹以《乾卦》爻辞说

明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乾卦作为六十四卦之首,象征天,是一切生命的源头,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地生育万物的观念。“初九, 潜龙,勿用。”从卦画上看,这一阳爻处在最底下,在阳气刚刚开始滋生、还没有达到能够催生万物的时候,龙要深潜渊底,不要出来活动。“潜” 在这里是动词,整句话充满了警戒、命令的色彩。“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从卦画上看,九二时阳气日渐增多,春回大地,龙可以离开伏藏的深渊,来到田野上活动,象征君子须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是龙上升阶段最艰难的一-环, 处于下卦之上,是下卦行进的终点,是最需要意志力去坚守的。所以爻辞强调一个“终”字,就是要努力坚持到终点。从初九到九三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到了“九四”, 从卦位上看由下卦到了上卦,意味着龙的状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故卦爻辞曰“ 或跃在渊,无咎”,一个“跃”字,说明龙已经可以脱离地面,具备了飞升的能力。龙经过“跃”的练习,才能最终由不断量变实现完全质变,从而达到九五“飞龙在天”的自由之境。上九”是卦中最后一爻,喻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变化,转向衰落、消亡之路,故爻辞说“亢龙,有悔”。

《乾》卦以龙为喻,描述了其由“潜”龙→“田”龙→“乾”龙→“跃”龙→“飞”龙→“亢”龙的发展、变化过程,形象地揭示了在事物发展问题上,阶段性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规律。对于君子的启示而言,不但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的关节点,见机应势而动,还要做到慎始慎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
《易经》量变质变的思想,还体现在其筮法上。七、八、九、六之数分别代表少阳、少阴、老阳、老阴,阳息阴消,潜滋暗长,到达临界点则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爻的阴阳属性则发生变动,这一变动则会带来整个卦形的改变,即局部的变化会产生整体的变化。对君子的启示而言,就是要注意把握能够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的局部之变。

第四,体现在循环不已、否定之否定的易道上。《易经》六十四卦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系统,按照通行本六十四卦的卦序,始于“乾”卦而终于“未济”卦,个中深意值得玩味,可谓在卦画形式上“有终”而在哲学内涵上“无终”。六十四卦作为一一个与天地准的系统,阴阳之动不息,六十四卦之变不止,可谓循环不已、彼此之间随着阴阳力量的不断变化而否定之否定,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之道的深刻认识。有人将《易经》六十四卦之变看成是一种循环论,即周而复始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须知《易经》是囊括天地人道的占筮系统,时移世易,每-一次占筮都是在不同条件之下的阴阳卦爻的重新组合,岂能以循环论概括之?故《系辞》日: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易》之道,在于“日新”,在于“生生”,在于“屡迁”,在于“不可为典要”,它绝不是-一个僵化的、不变的、故步自封的体系,就其表现形式来看,每一次揲扔所得之卦,都容纳进新的内容,都体现出新的易道精神。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rm/96636.html


易经入门推荐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现在假设你已经学会怎样找出卦名了…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