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学习易经呢?读《易经》的人,往往感到难于读懂,这是由于不了解这部书的特点。《系辞传》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一段话把《易经》的基本特点都提示到了。计有以下几点:
1、设卦以尽情伪;
2、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3、书不尽言,系辞焉以尽其言;
4、变通鼓舞以尽利尽神。
历来的易学家对于这几个问题都没有作出明白的注释。且看孔颖达的疏:
此一节夫子自发其问,谓圣人之意难见也。所以难见者,书所以记言,言有烦碎;或楚夏不同,有言无字,虽欲书录,不可尽竭于其言,故云书不尽言也。言不尽意者,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言不尽意也。圣人之意,意又深远,若言之不能尽圣人之意,书之又不能尽圣人之言,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也,故云“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疑而问之,故称乎也。
自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以下一段话,孔疏的说明是:
此一节是夫子还自释圣人之意,有可见之理也。圣人立象以尽意者,虽言不尽意,立象可以尽之也。设卦以尽情伪者,非唯立象以尽圣人之意,又设卦以尽百姓之情伪也。系辞焉以尽其言者,虽书不尽言,系辞可以尽其言也。变而通之以尽利者,变谓化而裁之,通谓推而行之,故能尽物之利也。鼓之舞之以尽神者,此一词总结立象尽意,系辞尽言之美。圣人立象以尽其意,系辞则尽其言,可以说化百姓之心。百姓自然乐顺若鼓舞然,而天下从之,非尽神其孰能与于此?故曰鼓之舞之以尽神也。
我们再看看朱熹的注解:
言之所传者浅,象之所示者深。观奇偶二画,包含变化,无有穷尽,则可见矣。变通鼓舞,以事而言。(《周易本义》)
为《系辞》所说的一段话作注,犹如解答谜语。孔氏只是反复解释谜面,终于不肯揭示谜底。朱氏本人不知谜底,所以胡乱解释谜面。言之与象,有何浅深之别?而且传之所说,立象尽意,并非立象尽言。应说象与意的关系,何必牵扯象与言的问题?奇偶变化无穷,圣人之意应是难测,反说可见,岂不可怪!
《系辞传》告诉我们《易经》作者设卦以尽情伪,是以作谜语的方法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和伪是谜语的两个方面:伪是假意,指谜面;情是真情,指谜底。《易经》不是为作谜语而作谜语,而是如孔疏所言,在于“尽百姓之情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就写作方法上说,曹雪芹写《红楼梦》,假语村言,真事隐去,可谓深得圣人设卦以尽情伪的用意。
《易经》为了掩盖其变革的内容,利用筮占的外衣,从事卜筮的巫者传统上有利用隐语的习惯。他们为了保持卜筮的神秘性,采取了象征文学的创作方法,利用隐语作成卜辞或筮辞。《尔雅•释言》:“隐,占也。”郭璞注:“隐,度。”邢晨疏:“占者视兆以知吉凶也,必先隐度。”度是推度或推测,即是预测卜筮的结果。卜者或筮者并不明言其结果,而是用隐语表达,故曰“隐度”。《易经》利用隐语作成筮辞,就这一特点来说,它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谜语集,是利用象征文学的创作方法写成的伟大作品。
乾卦初爻,其爻辞中的龙,就是隐语。《象辞传》解释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龙就是太阳的象征。《说文》释龙云:“麟鱼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是以隐语释隐语,所指的是太阳。凡作谜语,谜底只能是一个,而谜面可能有多个。太阳作为谜底,仅此一个,影射太阳的谜面可能有多个。例如:谜面简单的只有一个龙字,谜面详细的就有《说文》对龙字的释文。
《易经》以龙虎象征天地,以龙凤象征日月。龙虎相对的观念,近来才知道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形成了。1987年,河南省濮阳县西水坡遗址的发掘,证实了这一点。古之帝丘,为颛顼之墟,又为夏后相建都之处,就在濮阳西南一带。遗址中有墓葬,据发掘简报记载:
在墓室中部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文物》1988年第3期)
从墓室中人骨左右陈列龙虎图像看来,《周易》中天地人三才的观念已有其久远的渊源了。
这种龙虎对立的观念为天文历法家所接受,并反映在《易经》里。龙是潜龙与飞龙,坤是兕虎(虞翻语),兕指月,虎指地。坤字从土,从申,土为地,申为月,申即神。日落为鬼,月出为神。
龙虎表示天文,在曾侯乙墓中,发现一个漆箱,箱盖上保存一幅天文图像。.上面写有二十八宿名称,北斗绘在当中,青龙、白虎绘在两边。这是战国早期的实物。后来由龙虎对立而扩充为四灵。《三辅黄图》云:“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礼记•礼运》又别有四灵之说,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是龙凤对举,象征日月。战国后期的楚国帛画有龙凤相对的图像。
长沙有两处木椁墓,先后出土战国后期的帛画。一幅画上,有一女子立于新月形物上。女子发髻后垂,两手作合掌状,身着长袍,博袖长裾,上饰云气纹。女子左上方有一龙一凤,龙无角,夭矫直上;凤有冠,作探爪攫取状。另一幅画,绘一男子驭龙而行。龙作舟形,其下有鱼,尾端有鹤。男子高冠长袍,手抚佩剑,顶有伞盖。鹤在《易经》中,象征月亮。中孚卦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即是其例。帛画中的龙鹤,同于龙凤。鱼在《易经》中是儿子的意思。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伯鱼为长子的隐语。帛画中绘鱼,或是象征人丁兴旺。这两幅帛画都体现了《易经》的三才思想。
以上所说,圣人设卦,采用谜语的方法,这是《易经》的第一个特点。既是谜语,故言不尽意。言是谜面,意是谜底。言不尽意者,言与意之间,只是相似,并不相等。两者有似,也有不似,故不能尽似。
由于言不尽意,便产生了《易经》的第二个特点:立象以尽意。所谓的象指天象。立天象使人“明于天之道,以察于民之故”。言中之意寓有民之故。天象与人事有其相似之处,故能由天象以知言中之意。
圣人所立的天象为日、月之象,从而建立了阴阳五行思想体系。乾卦表示日象而有阴阳,坤卦表示月象而有五行。六十四卦中有三十二卦属于乾卦系统,今定名为天道卦;又有三十二卦属于坤卦系统,今定名为地道卦。在六十四卦序次中,其数序为奇数者,皆属于天道卦;其数序为偶数者,皆属于地道卦。唯有一例外,即涣、节两卦,涣卦五十九而为地道卦,节卦六十而为天道卦。并非错简,而是序卦时迁就上下文意,必须先涣而后节,故不能不破例加以颠倒。
言不尽意,立象何以能尽意呢?我们举例加以说明吧。
(例一)屯卦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屯卦属于天道卦,第三爻的日象是酉时。《易经》射之正邪,即以箭之中与不中判断吉凶。酉时日落,无光不利于射,则此爻之不利于事,最为明显。
屯卦六三爻辞言逐鹿,作为谜面,逐奴乃是谜底,鹿象征奴隶,因两者有其相似之处。鹿善走,故可影射奴婢善逃。
所立天象,固然可以尽意,也有助于对言的理解。捕鹿的君子,何以知难而退?爻辞并未明言。爻辞言之未尽,由象可以得知。日落无光,不利于射,故不如舍。
其次,就谜底来说,追捕逃奴何以难得?言所未尽之意,立象可以尽之。由于酉时天黑,所以难于捕获。
(例二)睽卦上九:睽孤,见豕负塗,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遇雨则吉。
睽卦属于地道卦,上爻天象为月朔。这一天象,有助于我们理解谜面,进而揭开谜底。
月朔三日,月始生光。未生光时,月为睽孤。豕象征地,涂为涂泥,即石灰。石灰可涂墙壁,故曰涂泥或涂炭。月在地之背,地如豕负涂。日在地下为鬼,其形如车。张弧为开弓,发矢为说弧。日月相遇,而月生光,阴阳调和,由云而雨。有光则射箭无疑。
这一爻的谜底是奴婢势力的再一次抬头,如同月之复苏。
《易经》的第三个特点是书不尽言,系辞以尽言。
言不尽意,意是谜底,言是谜面。书不尽言,是说谜面也是不完全的。孔疏所谓:“书所以记言,言有烦碎”,隐约地说到了这一点,只是不肯明言。谜面不完全是说某卦的一条爻辞,只是谜面的一半。其他一半,存在于变卦相应的一爻。将本卦的一爻和变卦相应的一爻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谜语,这名为系辞。
过去的易学家解释系辞的意义,认为有卦画再加上卦辞,以及有爻画再加上爻辞,这就是系辞。如果是这样,大传以系辞名传,就毫无意义。系辞者,辞与辞相系。若有画无辞,书辞谓之系辞,乃是画与辞相系,非辞与辞相系。辞与辞相系是书有爻辞之后的一个程序。
我们仍然利用上面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屯卦六三变为阳爻,则成既济卦九三。由震下坎上变为离下坎上。
屯——既济
既济卦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这一爻辞应与屯卦六三缀合起来成为一个谜语。屯卦六三离开既济九三,两者都不是完整的谜面,都属于书不尽言。两者的辞经过联系,其谜底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鬼方是北方少数民族,有人认为即匈奴的祖先,这里影射昏暗的地方。髙宗武丁代表光明(丁为火)。《易经》以成丁象征昼,小人象征夜。屯卦“即鹿无虞”,王肃本鹿作麓。虞翻曰:“山足称麓,鹿林也。”这又是隐语,鹿林即奴林。汉代绿林之名,来源于此。屯卦所讲的是殷周时期的绿林豪杰,难怪非得国王兴师动众不可。
再就睽卦来看:
睽——归妹
睽卦上爻变为阴爻,则卦变为归妹。
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到羊,无血,无攸利。
睽为本卦(又名遇卦),归妹为变卦(又名之卦)。单据本卦,变革势力得以复苏,但变卦表示其发展,反抗的结果尚无所获。
本卦是简易,变卦是变易,系辞变而通之以尽利,便是不易。简易如箭,变易如弓。弓鼓而箭舞以尽神。月光是日光又不同于曰光,可以说:是易又不是易,就是矛盾的统一。《系辞传》说了以下的话:
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这里所讲的就是系辞的方法,在于使卦辞变通,系辞的作用在于神而明之。这是研究《易》的一条基本规律。不过,存在于客观的,须得有主观的认识。能否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xx/141.html